張美雄|低空經濟大勢所趨,如何令市民信心同行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近日政府力推「低空經濟」,表示會參考內地經驗就發展低空經濟做前期工作,運輸及物流局和民航處會積極檢視可行的試點項目,希望在政策上拆牆鬆綁,促進低空飛行的活動。作為一位無人機用家的我當然歡迎之至,但同時亦希望政府是真心規劃,能平衡經濟及本港的長線發展。

來稿作者:張美雄

科技日新月異,作為西貢區議員,筆者早於五年前已經用無人機協助地區工作,當中在關於地區規劃發展需要俯瞰的目測工作上,無人機的存在不可或缺。但同時,當時本人亦收過不少關於航拍機的投訴,主要是涉及懷疑侵犯私隱或偷拍,有市民都擔心被無人機偷窺家中情況,甚至有「踩線」的無人機出現紀錄家中無人時段,不禁令人擔心個人私隱。

小型無人機令是時候要與時俱進

涉及私隱、航空安全,無人機使用固之然要規管,然而在筆者角度,私隱及無人機發展兩者需要平衡,兩年前出爐的小型無人機令實在是過於謹慎,其90米的高度限制及只能目測的控制距離限制,無疑是有違無人機航拍的原意及其功能。規管一出嚇怕不少航拍愛好者,要找場地練習、考牌並不容易;要使用重型一點、穩定性較高的機型亦難道不少,有窒礙本港無人機人材及技術發展之嫌。因此,在發展低空經濟的同時,小型無人機令也是時候要重新審視一下,避免條例過於謹慎而限制了低空經濟的人才培育。

早前內地有無人機送餐業務公司亦表示,他們自主研發的第四代無人機能夠適應九成七以上內地城市的自然環境要求,並指出香港市場潛力巨大,但因為法律問題,低空政策未打通而未能在港發展。

筆者經常以無人機拍攝向居民匯報地區工作。(相片由作者提供)

香港要締造發展低空經濟的環境

現時有見政府因為「低空經濟」從而拆牆鬆綁,本人當然是歡迎之至,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高科技的發展是必然的方向,不論是低空經濟以至自動駕駛,在人工智能的發展下是全球的大勢所趨。然而作為一個高密度的城市,除了個人私隱之外,市民的人身安全亦是其中考慮要素。

雖未清楚運輸及物流局所提及的「低空經濟」試點項目為何,但觀乎商業用的都是娛樂方面的無人機表演、競技賽、物流業的配送外賣、土地發展勘察等方面。物流業的配送外賣方面,雖說現時依靠科技可以設計出安全航線於高樓大廈之間飛行路線,但意外意外就是意料之外,再加上送貨無人機重量必不少,及機身一定不細,一旦發生事故墮落,變相途人受傷機會也有一定機會。由於低空經濟是全球新事物,即使其他地方可參考有關低空空域政策及法規真的不算多,再加上香港城市情況獨特,安全措施不容忽視,政府要如何俾到信心市民,相當重要。

人才是根,政策是苗

筆者作為無人機業餘愛好者,一直有關注無人機市場、航拍會成員的作品。香港擁有獨特的夜色風景、維港海岸線、新舊混合的城區等等,加上無人機愛好者中臥虎藏龍,時常會出現大師級的相片作品,可見民間使用者的技術之高。「人才是根,政策是苗」,發展低空經濟除了需要政策配合,也需要龐大豐厚的人才庫,在筆者的長期觀察下,相信本港絕對不乏無人機人才。

雖然筆者對運物局和民航處表示力推低空經濟而對政策「拆牆鬆綁」充滿期待,但也期望有關發展能有始有終,並不只是一個高科技噱頭,多推幾場受歡迎的無人機表演便了事。事實上,本港在無人機發展上實在潛力無限,無論在人才資源、市場環境,加上祖國在無人機技術上的支援,絕對能有條件成爲全面「低空經濟」的高科技城市。正如前特首梁振英早前演講指出,科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低空經濟」是科技發展中的一環。筆者期望運物局、民航處一方能認真研究繁忙城市中的低空經濟的可行性,另一方於放寬管制小型無人機使用,讓有心人自然發展,可能會帶出香港另一種城市特色呢!

作者張美雄是西貢區議員、大灣區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