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中華健兒揚威奧運 助力國家深化改革穩步開展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吳志隆

巴黎奧運會周一(12日)凌晨落幕,中國國家代表團以40金、27銀、24銅共91枚獎牌的成績完成比賽,又一次刷新了自1984年全面參加夏季奧運會以來,境外比賽的最佳成績。而香港代表隊也收穫兩金、兩銅的佳績。國務院、港澳辦及中聯辦同日發函祝賀遠在巴黎的中華健兒早日凱旋歸家。

成績固然重要,但若從國家的發展大背景下審視這番體育成就,奧運佳績有更寶貴的意義。筆者以為,適逢國家透過「三中全會」向全世界發布「深化改革」的最強聲音,中華健兒揚威奧運,可以助力國家深化改革穩步開展。體育佳績與深化改革,這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實際有很強的內在聯繫,主要體現在綜合國力與中國自信兩個方面。

為什麼說耀眼的獎牌背後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經濟、科技、教育及國際地位等綜合實力的表現?首先,經濟實力是競技體育的堅實物質基礎,基礎體育設施的建設、菁英運動員的選拔與培養,無一不需要經濟支持。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的經濟騰飛,以更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援競技體育發展,在運動員待遇、運動裝備、訓練方法甚至吸引海外菁英教練來華執教等方面都大有助益,這些都是提高運動員競技水平的關鍵因素。

其次,科技發展也為體育訓練提供技術支撐。中國近年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力學等領域的快速發展,為運動員提供更適合自己的個性化訓練方案,協助運動員更好發揮自身能力,突破極限。當然,提高普及教育水平也讓運動員不再「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不少運動員退役後都得以入學深造,成為體育管理人才,甚至改變人生道路,如李寧、鄧亞萍一樣成為其他領域的成功個案越來越多,這些個案鼓勵更多青年願意犧牲少年時光苦練體育。國家綜合實力穩步提升,自然為深化改革提供更強動力。

而作為中國特別行政區的香港,得以用獨立身分參加奧運會,本身已經是對「一國兩制」最大的肯定。今屆更加在擊劍項目上取得了兩枚金牌,這不僅是香港體育事業的勝利,也是香港與祖國大陸緊密聯繫的最佳說明。香港競技體育的發展除了本地綜合實力的支持,也離不開與內地體育界的緊密合作,雙方在運動員培養、賽事組織、科技支援等方面廣泛合作。以擊劍項目為例,香港選手由業餘到世界一流水平,離不開汪昌永、王銳基等國家級教練的技術支援。擊劍項目的成功也說明只要加強與國家的合作、互動,香港可從中收穫良多。

進一步去分析,如果改革是「摸著石頭過河」,那麼,深化改革更是要走向更複雜的「深水區」,必然會遇到更多問題與挑戰,當此關鍵時刻,提升國民對國家道路的信任感,至關重要!

對內,奧運會上一次次唱響國歌可有效增強國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這對國家在三中全會號召全民「進一步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工作有莫大助益。同樣,「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也將在這場改革當中發揮獨特作用,通過體育帶來的榮譽感,可以鼓勵市民進一步團結在「一國兩制」的原則基礎上,一方面勇敢落實香港的改革工作,另一方面與國家同頻共進,一起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而在對外方面,則可以提升國家的國際地位和聲譽。體育交流是國際友好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體育競技促進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瞭解和建立友誼,有助國家與香港廣交國際朋友,為國家與香港在推動經濟、政治等其他領域的國際交流,提供一張人見人愛的「邀請函」。

作者吳志隆是陝西省政協委員。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