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凱.傑語|四年一度的運動狂熱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郭凱傑

每當奧運會到來時,市民都會化身運動迷,為港隊及國家隊的運動員打氣。相信不少讀者都如筆者一般,熬夜爲了香港連奪兩面金牌而歡呼雀躍。兩金兩銅的歷史性成績固然值得慶賀,但每一位健兒在賽場上所展現永不放棄的精神以及背後付出的多年血汗更值得我們敬重。

以往每次有運動員獲得佳績,都會惠及該項目,這次也不例外。在劍擊項目連奪兩金之後,已有報道稱家長們爭相為孩子報讀劍擊興趣班;特首李家超更立刻表示希望明年會建成劍擊運動館。支持運動發展固然是好事,但此現象卻帶來一個「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較爲小衆的競技項目只能依仗個別運動員在「限米煮限飯」之下交出成績並帶來社會關注,否則無論是場地、配套還是補貼都難以形成足夠的規模,系統性地培育下一代的精英運動員。

羊毛出自羊身上,精英運動員也不例外:如果社區沒有足夠的設施、學校沒有足夠的資源,衆多具天賦的年輕運動員就會被埋沒,更影響到香港在國際賽場上的表現。事實上,體育不但有助市民強身健體,在賽場上目睹健兒堅忍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更是整個社會的一堂德育課;故大力推動體育發展實屬政府的應有之義。

可惜的是,運動熱潮在個別盛事過後往往難以爲繼。筆者最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一段讓人會心微笑的分享:「奧運就是一群很需要運動的人,看一群很需要休息的人運動。」在慶祝奪金運動員的成功同時,政府能否把握此機會推動市民多做運動,更要打破有佳績才有資源的循環,讓運動精英能夠薪火相傳?

在香港,選擇成爲精英運動員的決定殊為不易;讓抉擇無後顧之憂是應該體育政策的重要目標。記得江旻憓在受訪的時候説過一句,覺得在香港做運動員好幸福;言猶在耳就選擇急流勇退,令社會議論紛紛。事實上,運動員職業生涯短、退役後路向不明朗,多年來令不少人卻步。近年本港多所大學推行頂尖運動員入學計劃,讓他們再度進修,以此轉型,對於運動員而言非常重要;透過資歷架構認證運動員的相關資歷,銜接不同種類的出路,也是另一個政府可以考慮的方向。

要支持運動員發展,單靠政府補助其實屬於治標不治本。職業運動員的收入一般由政府補助、奪獎獎金和廣告代言組合而成;縱觀世界,知名度高的運動員(無論是美斯還是祖高域)賺錢的命脈都在於商業代言與贊助。故此,如果要更多青年義無反顧地投身運動事業,尚需讓運動產業化。

去年施政報告就表明,將以精英化、專業化、盛事化、產業化和普及化推動本港體育發展;同年統計處的數字顯示,以市價計算,香港體育產業的生產總值約爲620億港元,就業人口達到74,000人,分別佔了GDP及就業人口的約2%。由此可見,社會對於運動的觀念需要改變:與其當作一個福利或者興趣,體育實則包括了賽事策劃、廣告宣傳、旅遊、紀念品等商機,更能培養人才、推動社會進步。

啟德體育園即將於明年啟用,香港也將承辦全運會的8個競技項目;希望政府能把握天時地利人和,為香港體育發展創造出新氣象,令下一代青年出路更廣!

作者郭凱傑是是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總監、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亦是政府諮詢委員、大專講師及顧問、專欄作家。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觀點」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