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轉型創科發展 助力香港經濟騰飛 延續東方之珠傳奇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莊家彬

疫情後全球經濟風雲變幻,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創科地位日益重要,香港要在新時代下延續國際大都市地位,單靠傳統優勢並不足夠,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早前公布新一批預備航天員選拔,首次有「港產」載荷專家,標誌著香港在航天科技領域的突破,亦為香港創科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我們可以把握時機,提升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讓創科作為動力及引擎,推動香港經濟增長。

創科發展難一蹴而就 培養人才刻不容緩

然而,創科發展不能一蹴而就,香港要從傳統賴以成功的金融貿易、地產產業轉型,必需要培育新興產業、培養創新人才。特首李家超早前宣布,將推動一系列措施培育更多科研人才,全力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為國家科技強國建設作出貢獻。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搶人才」,隨著更多創新資源和人才匯聚在港,可組成更完整及完善的創科生態系統。而向外吸納人才的同時,亦要把握現有資源培訓本地「新星」。

國際高等教育機構(QS)最新「世界大學學科排名」,香港有7間大學上榜,當中6間大學排名明顯上升,可見本港大學資源豐富,有優秀人才及科研成果,只差與商業模式結合。商界可運用優秀管理經驗及人脈,協助研究人員及創業家到內地城市交流,將學術報告成果轉化落地,促進香港與內地乃至國際間的科技交流與合作,當然亦可實際投資新興產業,讓年輕人及創新一代,有更多發揮所長機會。

善用國際化優勢 把握灣區資源發展新質生產力

國家正致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稱,特區政府正全力全速建設國際創科中心,以發展創科為核心,發展高質量經濟。轉型創科發展是香港經濟騰飛的必由之路,作為大灣區一分子,香港可以在原有國際化優勢上,充分利用大灣區資源優勢和產業協同效應,官商民一起支持及推動創科產業發展。

長遠來說,本港在創科發展的道路上,除了注重知識型教育,更要培養青少年的科技創新意識和能力。6月初舉行的香港創科展,有120隊本地中小學師生隊伍的創意科技作品,亦有本地年輕科研團隊及專家分享創科成果,展現出香港新一代在創科領域的潛力。

特區政府不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舉辦更多科技競賽、實踐活動及展覽等,培養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未來科技人才,提供平台讓香港年輕人與世界各地創新者交流,激發更多合作機會。

香港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若有足夠人才成為香港創科發展的重要力量,與內地專家及企業力量結合,將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國家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一起建設科技強國,推動香港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助力香港由昔日東方之珠,發展成全球創科領域的璀璨明珠,為祖國,以至全球科技進步和經濟繁榮作出貢獻。

作者莊家彬是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動委員會執行主席、天津市政協委員。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