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中國獨角獸企業數量要夠多,角也要夠硬
來稿作者:白中石
獨角獸是神話傳說中的生物,東西方文化中皆有之。它稀有而且高貴、可遇而不可求,現身於世時都帶有特殊的寓意。現在,人們用獨角獸企業來指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創業公司。獨角獸企業被視為新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風向標,不同於那些地位難以撼動的大行業「藍鯨公司」,這類企業不僅同樣符合社會進步趨勢,而且發展潛力大、吸引投資能力強,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某個行業的未來方向,甚至有一定可能以其獨有的技術或商業模式開創新行業、跑出新賽道。
經濟大國比較重視這類企業的發掘和培養。中美兩國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在獨角獸企業的數量方面,相較其他國家俱有顯著優勢。就中美兩國來說,直到2019年,中國的獨角獸企業數量多於美國,但近幾年美國實現了反超。數量只是一方面,「質量」同樣值得關注。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4全球獨角獸排行榜顯示,以公司價值進行排名,全球前10獨角獸企業中國有4家,與美國持平,且字節跳動佔據了頭把交椅,但美國4家按行業劃歸分屬航天(SpaceX)、人工智能(OpenAI)、金融科技(Stripe)、大數據(Databricks),中國4家則分屬社交媒體(字節跳動)、金融科技(螞蟻集團、微眾銀行)、電子商務(Shein)。整體看,在參與構建國家硬實力方面,美國的獨角獸多一點,而且似乎要比中國的獨角獸「角」更硬。我們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把握發掘培養獨角獸企業的動因
對中國這種體量的強國來說,依靠資源投入猛刷「榜單」,也可以在短時間內製造更多獨角獸企業,順帶實現在一小部分人中快速創造財富。但這樣做對國家能力提升無益,也難長久,是一種資源浪費。發展獨角獸企業,不能是為了榜單和麪子。想要拿住「裏子」,首先宜敏鋭察覺其中的認知陷阱。
名字向來都有含義,或者說「飽含目的」,對物、人、集體來說都是如此。近日國內網上關於「韓國考慮改國名叫考瑞亞」的話題突然衝上熱搜榜第一,稱韓國議員李尚勳提出要推動將國家的中文譯名,由「韓國」改為「考瑞亞」,意在藉由「考瑞亞」這一源自「Korea」音譯的新名稱,直接而清晰地傳達韓國的國家身份與特色。這件事雖未經韓國官方證實,但類似的事已經發生過,比如韓國早已把首都的中文譯名由「漢城」改為「首爾」。韓國叫什麼對我們來說根本不重要,這個國家不管叫什麼本質都沒變,就像所謂的「獨角獸企業」一樣——自「公司」、「企業」這類概念誕生以來,年輕且具有潛力的公司、企業一直都有,把它們單獨拉出來擺到桌面,再戴上「獨角獸」的帽子,喚作「獨角獸企業」,和資本、金融有密切的關係。
相較廣大民眾,一些所謂的「專業群體」,對獨角獸企業的關注方向可謂「特點鮮明」。廣大民眾一般都會比較關注獨角獸企業是否能夠帶來某項技術突破或行業革命,歸根結底其實關注的是它們能否為國家能力帶來重要提升,非常樸素而接地氣。這類關注點在一些「專業群體」看來太過宏觀、不夠具體。但實際上,這些「專業群體」關注的事,並不是更專業或更具體,而只是與自身利益關聯更直接、更密切罷了:比如投資人更關注獨角獸企業的升值潛力,以及吸引更多投資的能力;職業經理人更關注自己參與多種形式「分紅」的可能性,像是晉升、獎勵、股權等相關激勵;地方政府則會關注獨角獸企業為轄區所帶來的「招牌」效應,比如吸引更多投資,集聚更多企業,獲得上一級政府的關注與資源投入傾斜等。
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服務人民,國家層面如若關注與獨角獸企業相關的工作,恰要站在大多數普通民眾的視角去看,因為共產黨人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們發掘和培養獨角獸企業的動因,就是為了提升包括經濟、科技、軍事、政治等在內的國家能力。認識到這一點看似容易,但在具體工作中貫徹落實並不簡單,可能會把有關獨角獸企業的挖掘和培養工作,做回到掙大錢、刷榜單、要面子上,在實踐中缺乏定力。
把握發掘培養獨角獸企業的辦法
獨角獸企業是無法和「創新」二字相剝離的,它們要麼是在核心技術方面有顛覆性「絕活」,要麼是在組織機制(包括商業模式、獲取資源的方式和能力)方面有開創性「秘籍」。因此發掘和培養獨角獸企業,關鍵在於找到具有實用價值的創新點。參考航天產業,航天本身不是新概念,很多國家都在做,而且做了許多年,積累頗為深厚。但馬斯克咬住「民營航天」這個點不鬆口,領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走到今天,成為一隻金字招牌的獨角獸。找準創新點這件事,雖道理清楚但做起來難,要有方法論作支撐:創新點就是空白點、不足點。具體來說,那些還未被發掘或培養起來的的獨角獸企業,都「藏」在兩類事中:一是「還沒人做或極少人做的事」,二是「有人在做但還沒做好的事」。
首先要重點關注「還沒人做或極少人做的事」。比如,中國可考慮在世界上率先成立「氣候治理集團公司」。未來中國如若涉足北極航道開發、南極資源開發這類敏感而重要的業務,讓誰出面、如何起步比較合適?中國氣候治理集團可以是候選之一。翻翻世界前沿熱點科技列表,像是航天、人工智能、核聚變、新材料等,都已不再屬於沒人做或少人做的事了,國家在此方面都已佈局,只待耕耘結果。但也的確還有大產業、大規劃,中美兩國似乎還都處於摸索積累的狀態,特別是美國,甚至還在「搖擺不定」,「氣候治理產業」就是其中之一。最近美國媒體又在「放風」,如若特朗普勝選,可能會帶着他的副手萬斯一起開「氣候變化」議題的「倒車」。這雖然可能會給中國相關工作帶來挑戰,但也可以說危中有機。
氣候治理本身不是新概念,這件事能帶出產業也不是秘密,但真正在做氣候治理業務的企業數量不多、實力太弱——在中外網路平台上搜索,那些所謂從事氣候治理業務的公司,其實都是蹭概念、掛羊頭賣狗肉,絕大多數都是賣空調的,還有一些經營環保傢俱、家裝軟材等,大凡此類。這哪裏是氣候治理產業呢?氣候治理產業是極為龐大、內容豐富、密關政治的產業:比如關於短、中、長期的氣候變化預測與極端天氣應對,就與超級計算機、人工智能、大模型開發與應用密切相關;比如能源構成的不斷優化,就與風電、核電、水電技術,與新燃料研發、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密切相關;比如未來可能進一步得到發展和應用的二氧化碳排放權交易機制,就與國際關係、金融資本密切相關;比如涉及氣候變暖議題的北極、南極開發,就與航道、資源密切相關;還有水、林木等一系列可再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等。發掘或培養一家真正意義的「氣候治理集團公司」,把這些真正有關氣候治理的高含金量業務統合起來,一定會是一隻具有鋼筋鐵骨的大獨角獸。
同時要重點關注「有人在做但還沒做好的事」。比如,中國宜考慮基於前期經驗升級打造「海外漢語教學集團公司」。很多80、90後都知道「新東方」,它曾經是數以百萬計的懷抱出國留學夢的中國學生的「固定課外輔導班」,在新東方最火熱的那個時期,如果有獨角獸企業的說法,那它一定也是其中不小的一隻。新東方主要是在中國教英語,那誰去挖出在外國教漢語這桶「金」呢?孔子學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由教育部下屬的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運營,在海外被認為「有突出的中國官方背景」,它在不少國家的政治文化環境中既有優勢又有劣勢,優勢在教學質量有國家託底、不會差,劣勢在易於被所在國抹黑攻擊用於國外黨爭政治、受打壓。
至於國內外的眾多民營機構,大多還處在小作坊、游擊隊、學習班、興趣班的程度,不標準、沒規模、無體系。新東方當年非常火,並不是因為學生們喜歡英語,他們是為了參加託福、雅思、GRE考試並拿到好分數,是為了出國留學。放在現在大環境下,升級打造海外漢語教學集團公司,關鍵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把漢語考試與赴華留學之間的邏輯關係梳理清楚,二是構建海外漢語教學集團公司與漢語考試機構之間的聯動機制,三是構建海外漢語教學集團公司與招生高校之間的合作機制。所要發掘和培養的這家獨角獸企業,不必以宣傳中國文化、促進中外交流為招牌,不必以培養外國人對中國文化或對漢語的興趣為目的,而就以簡單、直白、高效的「應試教育」為主題,如同當年新東方教孩子考託福一樣,教外國孩子考漢語、參加入學考試,幫助他們申請中國學校。這實際是一種雙向選擇,所吸引的是大量鐵心要來中國留學的客戶,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形成集聚效應上規模。當然,像是「功利」色彩不那麼強的漢語興趣班、商務漢語班,也可以一併開放提供服務,進一步吸引不同類別的群體學習漢語。
以上只是兩個例子,其所體現的是發掘和培養獨角獸企業的方法。國家可以考慮組織相關部門再挖一下,明確幾個重點領域,發掘或培養一批角真硬的獨角獸企業。202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個重要年份,貫徹落實中央決策,我們就要奔着問題去、盯着問題改,因為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問題」亦是「改革抓手」。具體到獨角獸企業發展,也要秉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改革智慧。創新不一定都是顛覆性的發明創造,一些基於實用目的而進行的思考和改善,如果使用得當,也會產生可觀價值。美國怎麼去刷獨角獸企業的「榜單」,有它自己的邏輯。中國當然也有自己的規劃——那些真正可以冒出來、活下去的獨角獸企業,一定是可以解決實際問題、符合國家發展大勢、滿足國家俱體需要、有效提升國家能力的企業。
作者白中石是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理學碩士,內地機械工程師。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