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中國要看清六頭「房間裏的大象」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白中石

當前國際局勢紛繁複雜,國內發展面臨新形勢,在各種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風險交織疊加中,中國不僅要防範「黑天鵝」「灰犀牛」事件,更要看到「房間裏的大象」。

「房間裏的大象」被認為是西方社會的流行諺語,但它卻起源於與西方國家關係複雜而微妙的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時期的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作家伊萬﹒克雷洛夫於1814年寫了一篇寓言故事《好奇的人》,故事主人公向朋友講述了自己在博物館中的經歷——比如看到了各種鳥類、野獸,以及非常細小的昆蟲,但當朋友詢問他是否看到了像山一樣的大象時,他卻表示根本沒注意到大象,並懇請朋友不要對外聲張這件讓人尷尬的事。時至今日,「房間裏的大象」一般用來形容某件雖然存在,卻被集體性地不做討論的事情或風險。人不能盯着後視鏡開車,在應用「房間裏的大象」這一概念時,既不能躺在過去的好成績上,也不可陷在過去的壞記憶裏,而應研判當前我們面對的問題,才能更好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

「房間裏的大象」在政治領域具有應用價值

一直有人在政治領域使用「房間裏的大象」這一概念。比如,在美國系統性升級對華遏制戰略前,美國政府、智庫和媒體就有部分人把「中國威脅論」,或直接把中國這個國家,炒作為「房間裏的大象」,以此引起人們對中國的誤解和猜疑,進而調動力量遏制中國。這一工具確實「好用」,因此也就在美國政客之中沿襲下來,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近日在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就美國所領導的世界秩序面臨的「威脅」發表演說,稱中國對全球和平構成最大「威脅」。此外,一段時間以來,美歐都有部分人試圖把「俄羅斯可能會對北約發動軍事進攻」渲染為房間裏的大象,進而調動力量援烏耗俄。普京總統前不久在第27屆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開幕當晚對這一論調進行了回應——「有人想象着俄羅斯意圖攻擊北約。完全瘋了嗎?蠢得像這張桌子一樣嗎?是誰想出了這些荒謬之言?」

從上述涉華和涉俄議題來看,美國和一小撮國家對「房間裏的大象」這一概念的用法具有比較強的慣性,本質都是政治激將法。基本策略是營造一種近似陰謀論的氛圍,用一個奪人眼球的暴論,去觀察和解釋某件事或某個對象,把人們的關注焦點引向「大家為何對某個對象或某件事集體沉默」,以此激將群體作出反應。把「中國威脅論」或者中國這個國家,把「俄羅斯意圖進攻北約」或俄羅斯這個國家,炒作、渲染為「房間裏的大象」,都是如此。

「房間裏的大象」所描述的是人們對明顯存在的事物,而不是對大的事物視而不見,故此,「房間裏的大象」的突出特點不是「大」。一個普通的房間裏顯然是有各種細菌的,人們也都知道細菌客觀存在,只不過看不見它們。人們更願意說「房間裏的大象」而非「房間裏的細菌」,是為了強化反差效果。跳出文字遊戲來觀察事物機理,就人性來說,當人真的看清某種明知存在卻看不清的事物時,都會異常興奮。比如在人類掌握能夠觀察雪花的技術與工具前,雪花的形狀就是「房間裏的大象」——雪花顯然是有形狀的,但沒有人看得清,後來人們藉助儀器看清了它的形狀,這引起了轟動。直到今天,雪花那永遠的六邊形結構,已經成為了人類探索自然的標誌之一。

美國的問題在於,它已經習慣把「房間裏的大象」的突出特點定位於「大」,並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找大事」上。但凡要用這一概念,只能去找大載體、大對象,比如中國;只能去立奪人眼球、聳人聽聞的暴論,比如「中國威脅論」。這已經扭曲了「房間裏的大象」的本質,自然也就無法真正用好這一概念。如果「房間裏的大象」在政治領域有十分威力,那美國現在也就挖出三分。

中國宜關注六頭「房間裏的大象」

中國應用「房間裏的大象」這一概念,應主要定位於「利己」——通過看清「房間裏的大象」助力我們開展一些工作,而非「損人」——像美國和一小撮國家一樣,把這一概念的本質或精髓捨棄。可以從六個角度,關注六個「房間」裏的六頭「大象」。

一是關注地緣政治這個「房間」裏的「大象」,不僅重視經營、管控與各鄰國的關係,還需對鄰國之間關係的研究、應用投入更多精力。

中國既有「遠親不如近鄰」的總結,也有「遠交近攻」的說法,但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顯示出中國重視與鄰國的關係。實踐中,我們也的確很重視經營和管控與俄羅斯、印度、越南、朝鮮等眾多鄰國的關係,但現在對這些國家之間關係的發展與變化的情況還稱不上是通盤掌握。比如,最近一段時間,普京總統接連出訪朝鮮、越南,並在莫斯科與印度總理莫迪會面。如果硬要說「這是普京和俄羅斯自己的事、和中國沒有絲毫關係、我們壓根不應在意」,是自欺欺人。基於當前世界格局與形勢發展,俄羅斯系統性構建與中國重要鄰國之間的關係,可以說不是壞事,但不能說無關緊要,而宜高度重視並掌握實情,重點關注這類交往為當事各方所帶來的能力變化,例如俄朝、俄越、俄印之間的交往和協議,對它們的軍事能力、政治能力所帶來的影響與變化,這些事應該出報告。與此同時,我們也宜加緊經略好,與那些過去被認為是俄羅斯傳統勢力範內的國家,或與俄羅斯利益關聯度高的國家的關係,比如中亞五國、西亞諸國、土耳其、白俄羅斯等,對其中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更應高度關注。這並不是與俄羅斯針鋒相對,而是中俄基於戰略互信的同時,圍繞自身利益最大化所作出的陽謀攻略。我們可以大方去做這件事,也應該去做。

二是關注台灣問題這個「房間」裏的「大象」,在認識到台灣島內並不是鐵板一塊、存在各式分裂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對島內分裂力量應用的高水平一線實踐。

統一台灣有各種方式和途徑,「一口吞下」是一種,「一口一口慢慢吃」也是一種,不管通過何種方式實現目標,採取行動都是關鍵。我們對開展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深刻認識,但有時會感到缺乏實操抓手。比如已經認識到台灣年輕一代偏「獨」或對統一表現冷漠的相對多,但目前島內的宣傳、教育和法律體系不在我們實際控制下,推動扭轉這一局勢並不容易。感到工具、渠道不足,根本上是因為我們在內心深處,還是想要開發一種,可以實現「一口吃下」台灣的工具和渠道。但實際上,一口吃下前,原本也應先吃幾口,做好熱身與鋪墊,比如可以考慮先收部分地、先統部分人,進而推動台灣島內的一些爭鬥,從口誅筆伐走入現實世界。重點是將島內爭鬥引入現實世界——比如關於台灣年輕一代的統「獨」觀念,應避免陷入鑽牛角尖的境地,把寶貴精力悉數投入如何對其進行糾偏,而在不知覺間忽視了島內支持統一的各年齡段群體都客觀存在這一現實,導致在對他們進行使用方面躊躇不前。再比如,推動掛滿藍、綠、白旗的縣市地區中出現幾個紅色根據地,策動不同主題的積極分子從「網絡遊行」走上街頭等等。須知,「渾水摸魚」雖多被用作貶義詞,但它卻是中性的,指先在目標內部製造混亂,然後獲取工作窗口。台灣島內現在雖不太平,但也實現了基於自身社會制度與政治氣候的「亂中有序」,雖然亂但不夠亂。基於當前形勢,不宜抱有多事不如少事、沒事就是好事的指導思想謀劃行動。島內的分裂是多領域、多角度的,不只出現在政治領域、輿論工作中,一些過去我們不願去做或做不到的事情,今天可以再捋一下,看形勢和條件是否發生了變化,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三是關注國際傳播這個「房間」裏的「大象」,我們的國際傳播工作對「求同」有強烈意願、豐富舉措,但對「存異」的應用措施不夠立體。

國際傳播是認知戰的一個戰場,認知衝突來自認知差異。過去一段時間,中國在國際認知戰場進步很大,但整體依然處於「追趕者」而非「引領者」位置,這也導致現階段我們更看重「求同」,即更希望抓住中外相同或相似的點來發力,而對「存異」的理解和應用似乎傾向於「對那些底線之上、禁區之外的認知爭議,能擱置的就先擱置」。在遙遠的古代,一個黃種人和一個黑種人,二位因為機緣巧合,平生第一次見到聞所未聞的對方,最能引起雙方關注的一定不是對方也有口眼鼻耳這些作為人類的相同點,而是膚色這個顯著的不同點——「差異」最大、最直接的作用,不是引起衝突,而是引起關注。對於具有傳播自身觀點需求的人或國家來說,最重要、最難、具有「前提」性質的工作之一,就是先要建立關注度。現在一些自媒體大v、所謂「網紅」不惜採取不義甚至非法手段也要博取流量,其實就是博關注。在國際政治領域,美國及一小撮國家,出於遏制中國的目的,所採取的一系列不義或非法的認知戰手段,事實上已在無形中強化聚攏了國際傳播領域對中國的關注。我們現在有一定的思維慣性,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瞭如何去避免或減輕這種「負面關注」對中國帶來傷害,但對這種「負面關注」本身其實也是一種「關注」和一種資源的認識不足,對這種「關注」的應用研究不足,所採取的如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太極推手一般,借力打力的措施更是嚴重不足。對現階段的中國來說,「存異」不能只是「擱置爭議」,而宜「應用差異」。

四是關注中國製造出海這個「房間」裏的「大象」,在提升民族品牌汽車水平的同時,也需考慮利用合資企業汽車產能作為突破口。

現任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政治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曾指出,汽車製造業在美國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在德國也是如此,這最終將成為中美間產生摩擦的領域。現在看來,他的判斷沒錯。當前,我們對民族品牌汽車產能的發展關注比較多,但對合資企業汽車產能的應用研究相對少。依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522.1萬輛,已經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一。出口構成中,以奇瑞、長城、比亞迪、吉利、長安等為代表的民族品牌佔多數,也有特斯拉(上海)這一外國獨資企業的產品,但合資車企的產品卻非常少,且以中低端產品為主。實際上,被大家所熟知的國際知名汽車品牌,像是奔馳、寶馬、大眾(奧迪)、豐田、本田等等,基本都在中國設立了合資車企且深耕多年,建立了可觀產能。例如位處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就已具備年產60萬輛以上的能力。近年來,伴隨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轉型升級,中國合資車企的產量增長放緩甚至有些還出現了萎縮。過去這些合資車企的產品,一方面在國內不愁賣,同時出於市場保護、產品佈局等多種因素,只在中國市場銷售。但今時不同往日,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政治形勢,有的合資車企以及品牌所有方,已經逐步具有了比較強的出口動機和需求,有的已經進行了探索和嘗試。如若達成,我們就可以讓中國的紅旗、比亞迪與中國生產的奔馳、豐田在印尼、越南、德國、日本的市場上同台競技。這將是世界汽車產業歷史上少見的場景,也只有中國這樣規模和體制的工業大國有可能推動實現。此中還隱含着中國進一步豐富國際鬥爭手段的可能,比如針對近日歐盟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進口徵收臨時反補貼稅一事,如果我們推動實現合資車企產品出口,不知歐盟是否會對中國生產的寶馬、奧迪也揮舞關稅大棒?對中國來說,合資車企產品出口,除了能夠獲得實在的物質收益,在話語體系構建、鬥爭工具開發等方面,都有做工作的空間。

五是關注群體治理這個「房間」裏的「大象」,我們的文化及社會環境,對有錢人「不懂事」這類情況夠敏感,但對有錢人「太懂事」這類情況偏遲鈍。

這裏所說的有錢人,不是家裏多幾套房這類人,而是類似「資產階級」成員一類的人。對照馬克思、恩格斯著作對資產階級的定義與解讀,嚴格來講,當今中國是不存在「資產階級」的,但的確有部分人具有一些資產階級的屬性,因此姑且稱這類人為有錢人。整體看,中國社會及文化,對有錢人這個群體意圖構築自身政治形象的言行,較為敏感且帶有負面情緒。早先,在地產、網路等領域,有幾個人有這種苗頭,雖然看似受到一些粉絲追捧,但實際上認為他們言行舉止「不懂事」、有僭越的人,在群眾中佔多數。後來,這股處於苗頭狀態的不正之風被及時吹散,群眾拍手稱快。現在還應注意一個新動向——這個群體開始集體表現的「太懂事」了。安靜不代表忠誠、老實不意味認同、好話不全是真話。要對這個群體中所形成的較大規模的共識保持警惕,比如「暫時保持低調」。合情、合理、合法、合勢的「四合」之事,其實無所謂高調和低調。刻意為之的低調,就是在隱藏或等待,對此要能甄別。像是「為國貢獻」這類共識是好的,但也需警惕有人利用這一共識,圍繞「怎麼做才是為國貢獻」做歪門文章。中國有錢人這個群體,把業務做好就是最直接的為國貢獻,其內部個體之間,可以在業務上相互聯繫、密切合作,但在精神層面不宜讓其抱團。

六是關注情報工作這個「房間」裏的「大象」,需意識到中國情報工作在戰術層面的價值表現相對突出,但在戰略層面的價值表現還需加強。

戰術層面,現在可以比較快、相對準的獲取外國、外軍有關人員、裝備、機制等方面的訊息,但在戰略層面,應用這些訊息得出有價值結論和高價值方案方面還有提升空間,概括起來就是獲取訊息的能力有進步,但應用訊息的能力有不足。例如,較大規模軍事行動前會有較大規模部隊調動,這種事是藏不住的。如果我們確實看到了別國調兵,那就應該綜合其他多方訊息,提前判斷別國將要採取某種軍事行動,或至少把這種可能性嚴肅呈現出來,把一份「有結論」而非「模稜兩可」的材料儘快送到決策者手中。中國這樣有尊嚴的大國、強國,不能也不應指望世界各國在任何事上都配合我們,關鍵事情上,我們也不會把真希望、真把希望寄託於外國,還是要靠自己把事幹成。中國的情報工作已經立起來了、挺結實,但下一步更要強起來,在大事上出成果。

上述六間「房子」裏的六頭「大象」,是六件比較具體的事,但其所反映的是一種看待和分析問題的思維方式。國家治理紛繁複雜,中國可組織相關專業集體再挖一挖,除了看到「大象」、發現問題,也去切實解決問題。

作者白中石是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理學碩士,內地機械工程師。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