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友|反思GDP與經濟增長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洪藹誠

經濟增長有助克服全球貧困,提升生活水平。對於許多政府、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來說,最大化國內生產總值(GDP),這個用來衡量經濟產出的指標,已成為政策規劃的全部和最終目標,與社會繁榮和成功劃上等號。

然而,此等經濟進步卻換來沈重代價,如環境退化和對地球有限資源需求的不斷增加。自1970年以來,資源開採量增加了350%,預計到2060年還將有60%的增長。資源開採也導致60%的氣候變化和土地利用變化影響、40%的空氣污染、超過90%的全球水資源壓力,以及超過90%的陸地生物多樣性喪失。

在全人類熱衷追求GDP高速增長的氛圍下,可持續性一直處於次要地位。然而,GDP從來並非用來評估生活福祉的工具,有人認為我們需要一種更好的方法來衡量成功與否。

舉個例子,「快樂星球指數」(Happy Planet Index)提議衡量對人類更重要的事物,即健康和幸福,並根據其碳足跡的大小進行修正。今年5月最新發佈的報告亦持有相同觀點,強調單純追求GDP增長並不能轉化為相應的福祉。富裕的經濟體往往具有較大的人均碳足跡,但超過每人10至15噸的碳足跡,已經沒有帶來更大的幸福感。報告還顯示,除了一個地區外,收入最高的十分位數的人在福祉方面的得分,都比第九分位數的人為低。這表明他們因過度消費而產生的龐大碳足跡,已完全抵消了福祉的些微增長。

1934年,俄裔美籍經濟學家西蒙庫茲涅茨 (Simon Kuznet) 提出GDP這個概念時曾提醒,GDP在衡量繁榮程度方面存在局限性。它沒有對經濟活動造成的潛在環境損害(如氣候變化、污染)進行調整,也未能準確反映無形資產的價值,如優質教育和生態系統服務。可是,時至90年後的今天,GDP仍或多或少被視為衡量成功的唯一指標。它在政治決策和政策制定中的主導地位,造成了一種對立矛盾的社會現象,在鼓勵個人實踐綠色行為的同時,又助長了更多消費。

經濟學家認為,在資源有限的地球上,實現無限的經濟增長理論上是可行的,但目前沒有證據表明,經濟增長與環境壓力脫鉤的規模,足以避免一連串的地球危機,如氣候變化、空氣污染和生物多樣性喪失。雖然GDP今後仍會是個重要的指標,但若我們希望在不犧牲未來的情況下實現社會繁榮,便不能僅僅依靠GDP來衡量成功與否。

作者洪藹誠博士是香港地球之友行政總裁。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