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你的幸福不是這個指數】GDP沒告訴你關於幸福的事
香港人幸福嗎?此問題並不易答,原因是「幸福」為何,似乎言人人殊,難下一個普世客觀的定義。一般來說,要論證一個地方的民眾是否幸福,衡量其經濟狀況相信為最主流的方法。本地生產總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一個量度某地該年的總產出(亦可理解為總收入、支出)價值的數字,代表了某地於特定時間內的經濟增長。不少人相信,更好的經濟自然為民眾帶來更大的幸福,兩者關係似乎不證自明。
但GDP甚或經濟增長本身就可代表幸福嗎?香港的經濟增長數字亮麗不用多說,世界銀行數據顯示,本港2019年的GDP達2.86億港元,以人均GDP計算更達38萬港元,領先不少歐美先進國家之餘,於亞洲更只次於澳門及新加坡。但即使如此,從直覺上我們卻不得不懷疑,到底港人是否因而相當「幸福」。諸如本港貧富懸殊嚴重、房屋困境水深火熱,這些問題GDP都未能反映出來,更證明了我們仍離幸福很遠。
不少政府把追求GDP增長奉為圭臬,《金融時報》主編凌大為(David Pilling)筆下的《你的幸福不是這個指數》一書(The Growth Delusion: Why Economists are Getting It Wrong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則對此迷思作出強而有力的批判。但與其說此書宗旨為將GDP此工具批判得體無完膚,作者更希望釐清GDP所能與所不能,藉此道破盲目追求經濟成長的問題。
GDP看到增長 卻看不到分配
主流觀念吹捧經濟成長,認為社會財富增加自然為增加公眾福祉提供基礎,卻無視數字無法反映財富分配的本質,幸福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自然更形薄弱。身處香港,我們不難感到即使經濟數據如何出色,我們的生活似乎沒想像般幸福。據政府統計處數字,本港2016年的GDP為2.49萬億元,較2010年的1.5萬億元增加逾六成半,惟其間的貧富懸殊情況反而明顯惡化,2016年的堅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為0.539,較十年前上升0.006,為四十五年來的新高;同時,全港最富裕10%住戶的每月入息中位數為最貧窮10%的43.9倍,較十年前的33.9倍大幅擴大,可見社會上只有小撮人能真正受惠於經濟增長。
更甚者,期間家庭住戶月入中位數只由17,100元上升至24,890元,增長只有約46%,如同以2016年市價計算,其實質增長率更只有6%,表示十年來大眾的購買力幾乎毫無改善,更清楚揭示GDP縱使大增,其分配亦非必定雨露均霑。更不用說,本港物價騰貴,尤其在被扭曲的房地產市場下,住屋開支成為沉重負擔,如2006年的私人住宅售價指數為92.7,十年後卻暴升至267.1,租金指數同期亦由91.6飛漲至168.2。住屋成本以幾何方式上升,惟同期普羅大眾的實質收入卻幾乎無變,更突顯經濟成長與大眾福祉不甚相關。
誠然,經濟成長未必帶來幸福,但始終為提升社會福祉的必要條件,至少在不少發展中國家(如印度、中國)的歷史上,即便製造了嚴重的不平等,經濟成長的確提升了國家的物質條件,不論在滅貧、人均壽命及識字率等重要指標上均有顯著改善。但關鍵的是,到底經濟增長只是改善人民福祉的手段,抑或已變成目的本身?……
上文節錄自第227期《香港01》周報(2020年8月17日)《《你的幸福不是這個指數》GDP沒告訴你關於幸福的事》。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訂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