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香港國際航運中心:乘風破浪,高瞻遠航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7月1日發表署名長文,用「擺事實」的方式對香港回歸27年來在各個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娓娓道來,其中就包括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不斷得到鞏固和提升的具體实例。香港人視水如財,而香港更是無「港」不「香」。作爲香港的傳統優勢產業,航運業一直是香港的「金字招牌」之一。
來稿作者:劉洋
在文中,行政長官特別强調「香港的國際航運中心地位體現在它的綜合價值」,這正是回應早前很多人關注香港貨櫃吞吐量下跌的情況。事實上,作爲一個包羅萬有的成熟海運業集群,貨櫃吞吐量早已不是衡量香港航運業發展的唯一標準,而香港持續在全球航運中心名列前茅的成績,亦有效反映了香港航運業的綜合實力。
作為香港海運港口局訪問團成員,筆者目前正陪同運輸及物流局長林世雄訪問日本東京,推廣香港作為國際航運及物流樞紐的優勢。正如林局長在相關會議中向日本企業介紹的,本次訪問團的組成突顯了香港海運業龐大集群的優勢,因爲成員來自船舶所有、船舶管理、港口運營、船舶融資、海事保險和航運法律等相關領域的權威代表。在與多家日本企業和海運業界組織會面時,筆者感受到日本航運企業對香港各類型高增值海運服務青睞有加,而特區政府最近推出的有關航運業招商引資的優惠措施更是備受歡迎。這些事實無疑展現了「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香港國際航運中心的強大生命力和龐大發展潛力。
當然,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包括航運業在内,香港的諸多產業都在經歷經濟轉型的陣痛。但正如行政長官在七一慶祝酒會中所説,「機遇與挑戰并存,但機遇遠遠大於挑戰」。創新求變則是香港航運界迎接挑戰、把握機遇、持續發展的「牛鼻子」。爲了抓住這個「牛鼻子」,更爲了將航運這個「金字招牌」在由治及興的道路上擦得更亮,特區政府與業界在去年12月聯袂推出《海運及港口發展策略行動綱領》,為香港航運未來長期發展掌舵定航、謀篇佈局。
在慶祝酒會上,行政長官將管治團隊比喻為「一艘船」,強調只要方向正確、信念一致,航行速度就會不斷加快,朝著既定目標勇往直前。事實上,香港航運業在過去半年中正以《行動綱領》為指引,滿舵航行,已經開始取得一個又一個嶄新的成績。例如,在綠色港口建設方面,政府於6月28日推出了綠色優惠計畫,為符合資格的香港註冊船舶提供支持。7月5日,政府又將允許船舶安全使用液化天然氣和甲醇等新型燃料的修訂草案刊憲。此外,政府已正在進行高品質綠色燃料供應的可行性研究,并將於今年年底推出行動計畫。這一系列舉措不僅以實際行動展現了政府發展香港成為綠色港口的努力和決心,還為香港港口謀求新出路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政府成立的相關專責小組正在積極研究為重點海運運營商和大宗商品貿易商提供進一步稅務優惠的方案,並可能會推出更多整體規劃和激勵措施來促進海運業集群的進一步發展。
筆者所在的國際航運公會(ICS)在今年6月宣佈計劃於「香港海運周」期間舉辦全球航運貿易高峰會,旨在建立一個政策制定者與國際航運與貿易界之間的溝通平臺,共同探討在當前地緣政治格局下保護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等重點議題。ICS秘書長Guy Platten在訪港時曾解釋選擇香港作為舉辦這個高峰會的地點的原因:作為全球領先的國際航運中心,香港不僅能夠提供全面優質的海運服務,更重要的是,全球化與自由貿易是香港興旺發達的基因,而其作為聯通中國與世界的獨特地位,使其成為舉辦此次峰會的理想之地。這番評價恰如其分地凸顯了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在新時代承擔助力國家參與全球航運治理的定位與使命。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既然要乘風破浪,那麽勢必會面對風高浪急,也會遭遇淺灘險阻。正如筆者早前撰文「碼頭悲歌≠香港航運業沒落」中所寫道的,這就需要政府與業界保持戰略定力,一以貫之、久久為功,才能將《行動綱領》中描繪的「施工圖」,高質量地轉化爲一個又一個「實景畫」。
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和業界需要將鞏固和提升海運業集群作爲著眼點,對照《行動綱領》中的相關策略和措施,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的影響力和領先地位。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和業界還需要把服務國家戰略作爲出發點,用好「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政策的同時,增强並發揮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助力國家參與全球航運治理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政府和業界緊緊抓住創新求變的「牛鼻子」,勇於突破舊有藩籬,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緊跟前沿趨勢,推動並擴大香港國際航運中心所擁有的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
作者劉洋是國際航運公會中國辦事處首席代表、海問律師事務所香港辦公室合夥人、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香港海運港口局成員。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