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凱.傑語|加學費不應跟財赤混爲一談

撰文:01論壇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郭凱傑

日前政府宣佈自2025/26學年起,以每年5.5%的幅度分三年增加資助大學學費水平至49,500元。對此,社會反應不一:有人認爲大學學費已經接近30年未調整,在現時政府財政赤字背景下無可厚非;也有人擔心會對學生造成額外負擔,更會衍生學貸加重等後果。

筆者認爲,要支持香港高等教育界可持續發展,逐步上調資助大學學費是合適的做法。須知本港資助大學學費自1996/97學年起沒有調整,現時收回成本比率跌至大概13%。政府每年投放在資助大學的開支達到200多億元,這還只算上教資會的部分——如果算上經不同部門投放的研究開支會更高。

坊間也有説法認爲加幅需要低於通脹云云:誠然,如果學費每年調整,在顧及學生負擔能力的前提下的確不應高於通脹,但如今問題卻是長期未調整下學費佔實際成本比例過低。學位單位成本包括教職員工資、教學樓、宿舍等,會隨通脹上調;如果學費加幅反而低於通脹,成本收回率豈不是會繼續下降?故此説法固然能博得一時掌聲,卻似乎不是長久之計。要保持財政健康,上調學費屬無可避免。

不過,政府增加本地生學費的同時也應增加國際生的學費,而且後者增幅應該更高。現時國際生在港每年學費約爲16萬元,未能涵蓋約31萬元的單位成本;即部分學位成本實際上由政府承擔。如此一來,不免會招來以加本地學費來補貼外地生的非議。在香港積極發展成爲國際教育樞紐的背景下,必須讓高等教育界收支平衡才能專注擴大海外收生,更能為香港長遠帶來人才及收益。

不能讓學生因財政因素而未能入學,是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原則。故政府在加學費同時應及時、同步增加相關學貸及助學金,並及時評估學貸增幅對於青年的負擔,讓有需要家庭子女讀大學的綜合成本不變,方能確保青年有平等教育及發展機會;而且更應及早公佈詳情,釋除公衆疑慮。

話説回來,政府在公佈加費時屢屢提起多年前的18%成本收回率目標。此目標到現在是否依然適用?實際上,大學資助委員會早於1996年的報告已經承認,18%的目標「並沒有任何確實的理據基礎」;教育局被問到時也坦承,此次加學費後成本收回率最多只會達到14%左右,更無確切時間表上調到18%。如此一來,以此理據加學費卻被打上了問號。

其實,相對收回率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對本港高等教育定位的討論。在北歐等高稅率國家,高等教育不但免費,甚至還附加生活津貼,將大學視爲基本權利。反之在美國,就算是公立大學,學費也動輒幾十萬港元,不少學生剛進入社會就背負百萬港元計的學債,更有不少因其負擔而卻步選擇不進大學。後者的模式絕不可取:丹麥、芬蘭等地的跨代社會流動排名(通常以代際收入彈性測量)在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等的報告中就長期名列前茅,英美則長期墊底,其來有自。

然而,羊毛出自羊身上:如果成本收回率長期向下,此等教育開支自然是由納稅人埋單。香港人又是否願意加稅?

故此,當局在學費調整的討論之中,真正應説服香港市民的理據不應是收回成本的數字目標,更不應與一時財赤混爲一談,而應就高等教育的長遠發展以及財政責任誰屬有清晰的規劃及目標。例如非本地生自然該負責自身在港受教育的全額成本;至於本地生,政府也該深入探討不同成本收回率之下對於政府庫房乃至納稅人的影響。如此一來,社會才能脫離只聚焦加重負擔、甚或是聲稱加學費是要為公務員加薪等錯誤邏輯,推動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

作者郭凱傑是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總監、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亦是政府諮詢委員、大專講師及顧問、專欄作家。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