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方向|的士加價:司機、乘客與社會的三難困局
來稿作者:劉暢
運輸及物流局近日提交的士業加價申請文件再次引發社會熱議。業界要求的加幅不菲,紅的
加價5元,綠的加價4.5元,兩者跳錶加2毫,大嶼山的士加價6元。除此之外,業界還申請縮短跳表等時,上調行李費。面對業界的加價訴求,我們似乎陷入了司機利益、乘客負擔、投資回報和社會效益的多方博弈。如何在這個糾結的困局中尋求共贏,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作為基層勞工的的士司機,他們在快速變化的經濟環境中尤其脆弱。長期面臨車租、油價、保養等成本上漲,而車資加幅卻往往滯後。疫情更讓生意雪上加霜。在網約車等新經濟模式的衝擊下,傳統的士業更是舉步維艱。很多司機朋友辛勤工作,只是為了維持基本生計。作為一個負責任、有擔當的社會,我們理應體恤司機的辛勞,為他們爭取合理的回報。
然而,我們也要問,單純的加價真的能從根本上改善司機處境嗎?恐怕未必,一味加價很可能適得其反,將乘客推向其他交通工具,反而令司機生意進一步萎縮。加上車主趁機增收租金,司機反而會面臨車租增加、顧客流失的雙重壓力。因此,除了適度加價外,的士業更需要在運營模式、服務品質、從業保障等方面徹底革新,增強自身競爭力,方能為司機創造更多的增收空間。
其次,的士牌照作為一項特殊的金融投資產品,其價值和收益深受行政政策的影響。由於供應稀缺,的士牌照成為了一種稀缺資源,其價值隨之攀升。不少投資者購入的士牌,旨在通過抽取高額租金獲得穩定現金回報。因此,加價很大程度上是在為這些投資者的收益「埋單」。這種行政干預下的利益輸送,本質上是以社會公共利益為代價,來滿足部分投資者的訴求。對此,政府理應審慎對待,在政策制定上應該避免進一步傾斜車主(牌主),以免加劇社會貧富差距,影響社會公平。的士牌照的現金流投資回報不應該通過行政加價手段,以市民的支出去埋單和維持。我們需要深思這種模式背後的社會效益,並尋求更合理的解決方案。
同時,更需正視的是,的士服務的社會屬性。服務質素是決定市民是否願意支付更高費用的關鍵。香港的士服務質素問題一直存在,並且歷年加價並未有效提升服務質量。在經濟下行週期,市民對價格更加敏感,如何說服他們支持的士加價或是更多的選用的士服務,這是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頻繁加價對改善的士服務是否有實質助益?如果加價並未換來優質服務,公眾憑什麼為之買單?
最後,面對當前的新經濟環境和科技發展,單靠簡單的加減價,已經很難解決當前的士業面臨的困局。從更長遠的角度看,傳統的士業只有積極擁抱互聯網時代,推動平臺化、智慧化轉型,才能在新形勢下煥發生機。同時,積極推動網約車合法化也是大勢所趨。傳統的士與網約車完全可以優勢互補,實現差異化經營。通過市場化競爭倒逼服務升級,將有助於推動行業整體進步。「互聯網+交通」所孕育的眾多商業模式和效率提升空間,也將為網約平臺、車行、車主、司機和乘客開創更多共贏可能。因此,我們應以開放包容的心態看待新業態,積極促進傳統的士與新模式融合發展,構建多方共贏的智慧出行新生態。
的士加價絕非萬靈藥。在考慮是否支持加價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思考如何通過政策和技術創新來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化解當前困局,需要司機、乘客、投資者和社會各界換位思考,平衡訴求。更需要的士業直面時代挑戰,以創新求變,在轉型升級中重塑優勢,確保的士服務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繼續為市民提供安全、方便、高效的出行選擇。
作者劉暢博士是香港新方向總召集人。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