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黨|盛事經濟下的基層窘態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周小稞

新加坡聯合早報常駐香港記者戴慶成最近發表的幾篇文章引起了筆者和不少人的共鳴。戴先生以自己的親身體驗,比較了香港與深圳兩地餐飲業和零售業的現狀,直言香港的餐飲與零售服務競爭力下降,更感歎香港變成了「趕客之都」,港人北上消費的浪潮也因此而起。對於戴先生揭示的問題,大家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親身感受。事實上,除了餐飲與零售外,香港的的士服務也是備受詬病。正在大力推動盛事經濟、建設「盛事之都」的特區政府對此大感頭痛,並計劃在全港推行禮貌運動,向市民提倡好客之道,以重塑香港「好客之都」的形象。

表面上看,戴先生反映的是一個服務態度問題,但在服務態度問題的背後卻是折射出從事這些服務行業的基層民眾的焦慮、不安和怨氣。試想一下,一名和家人擠在狹小的陋室、時常擔心萬一失業生活有無著落以及未來退休能否有錢養老的服務生,如何做得到可以每天真心笑臉迎客?經常外地出差、搭乘出租或網約車的人士大多會注意到,司機的行為舉止往往是當地經濟與社會是否和諧發展的晴雨表。以筆者過往的印象,日本和新加坡的司機向來都表現出良好的行為舉止,中國內地司機的行為舉止在不斷改善,香港司機的行為舉止卻在不斷下滑。各地司機的不同表現不就正正反映出各地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狀況嗎?

不少人也許會質疑,疫情後香港的各項經濟指標雖然談不上出眾,但大體上也不差,按理說基層民眾的生存環境還算過得去,不應該有太多的焦慮、不安和怨氣。這樣的質疑確實有它的一定道理。譬如說,民眾最為關心的房價最近一段時間已較歷史高點下降了兩到三成;總體的通脹也大體溫和,基本上保持在2%左右的水平;失業率已從疫情期間近 6%的高位回落至不足 3%的低位,甚至出現不同程度的勞工緊缺,讓政府不得不破天荒地引入外勞;就業人口每月收入中位數突破了兩萬港元大關,較疫情前增⾧一成有餘。為幫助民眾紓困,特區政府過去幾個財政年度還大手筆地給民眾發放了不菲的現金或消費券。

不過,在這些看似安心的宏觀數據背後,真實的情況又是如何呢?房價確實有了一定幅度的回落,但卻仍是全球最不堪負擔的水平。不僅如此,本來就不便宜的房租還在剛性上漲,和疫情前相比,適合基層的新界與九龍小戶型租金增加了一成左右。雖然總體的通脹溫和,但息息相關的電費、油價、理髮、小朋友的各種活動收費等都有明顯幅度的上調。儘管收入中位數較疫情前上升了一成左右,但考慮到通脹因素以及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基層民眾的手頭不是變寬裕了而是更緊巴了,於是就有了種種港版的「消費降級」:兩餸冒起、北上或者赴日消費等。再加上各種深層次矛盾仍然無解,基層民眾感受不到「治」,更何況「興」呢?

其實,這種基層現實與宏觀數據脫節的現象在香港之外也比比皆是。譬如說美國,這些年股市高漲,人均GDP更是大幅拋離其它主要發達經濟體,但普通老百姓卻感受不到這樣的金融「繁花」,「零元購」席捲都市,無家可歸者的數量呈現雙位數的增⾧,社會撕裂與對立不斷加劇。中國內地雖然維持了5%以上的經濟增⾧,但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還是給基層民眾帶來了相當的壓力,年輕人的失業率開始與歐洲看齊,近期各類惡性事件更是接連發生。相比之下,宏觀數據一直被看淡、在很多人看來已「失落二三十年」的日本,反而社會更顯得祥和:年輕人不愁找不到工作、房子只要想買就買得起、各類消費也是便宜得讓人不敢相信。

那麼如何才能消除基層民眾的焦慮、不安和怨氣,或者套用內地的說法,如何才能提高老百姓的「獲得感」呢?對此,內地⾧期以來的做法就是通過「做大蛋糕」來解決問題。這樣的思路也影響到香港,今年兩會期間國務院常務副總理丁薛祥就提出要以發展來破解香港的深層次矛盾,在順利完成「二十三條」立法後,香港各界也都表示要集中精力發展經濟。作為一個中低收入經濟體,中國內地這樣的思路無疑是正確的,但對於香港這樣一個超高收入的經濟體而言,「做大蛋糕」談何容易?在當前地緣政治與周邊競爭的複雜環境下,香港傳統的支柱產業進一步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小,而備受扶持的新興產業還需時日才能逐步成⾧起來。

遠水救不了近火。在筆者看來,特區政府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更好地分配已經不小的「蛋糕」上,儘管這樣做難免會觸動一些人的奶酪,但還是比把「大蛋糕」做得更大來得容易。退一步說,即便「蛋糕」好不容易做大了,但如果還是像之前一樣分不好,那麼深層次矛盾不僅得不到化解,反而還會激化。至於如何分好「蛋糕」,筆者有如下建言:第一、確實變革現行的土地房屋制度,丟棄土地財政思維,通過不斷的移山填海與建築費用的管控,建造高質量而又低成本的居屋,並以成本價出售予基層民眾,實現他們擁有自己房子的夢想;第二、確實完善現有的社會保障制度,搭建一整套可持續的退休、失業與醫療保障體系,消除基層民眾的後顧之憂;第三、確實改進現行的社會福利制度,提高福利資源的分配效率,把有限的資源投放給最有需要的弱勢群體。把本已足夠大的「蛋糕」公平而又公正地分好了,基層民眾即便收入沒有增⾧也會有感受得到的「獲得感」,進而才會有「滿足感」。有了「滿足感」,笑臉迎客、「好客之都」還會遠嗎?

作者周小稞是紫荊黨政策研究院研究員。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