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甩轆 電子政府多落後?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1210區選齊投票,共建美好社區」——政府的區議會選舉宣傳攻勢鋪天蓋地,連日來呼籲市民踴躍投票。結果,在投票日當晚卻系統故障,多個票站一度關閉,重開後亦得以紙本選民登記冊進行。

自從2021年起,這次區議會選舉已是第五次使用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發出選票。過往四次包括2021年9月的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12月的立法會換屆選舉、2022年5月的行政長官選舉及12月的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補選。

經驗、機制、人手萬事俱備

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作為線上平台,伺服器設於政府雲端基礎設施內。政府當局曾經聘請獨立資訊科技承辦商進行全面的保安風險評估及審計,選舉事務處亦設有技術諮詢委員會,就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在技術方面的事宜提供獨立專家意見。根據機制,一旦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發生故障,發出選票的程序便會用回以印刷版登記冊。

再者,選舉事務處為了加強應用資訊科技,包括電子化發票及點票程序、將選舉數據信息化及以電子形式實時發放等,今年7月已順利向立法會取得撥款,增設一名屬於首長級薪級第1點(D1)的資訊科技管理主管,全面革新選舉及選民登記系統,並且作為選舉事務處的資訊科技顧問,與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聯絡。現任資訊科技管理主管過往亦曾經在資科辦工作,有多年的資訊科技管理經驗。

由選舉經驗、發票機制到人手編制,選舉管理委員會及選舉事務處都理應為是次區議會選舉做了充份準備,以及能夠在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發生事故時迅速應變。

然而電子系統於星期日晚上7時42分發生問題,系統後台數據庫出現異常,票站因而暫停投票,直至8時12分選管會決定執行後備方案,改用紙本選民登記冊派票。

在政府如此重視及積極籌備的一場選舉,系統故障不應該發生。當局不但應該設有後備系統及數據庫,在系統故障發生後亦應該在短時間、數分鐘內決定採取後備方案,將影響減至最低。票站暫停半個小時,電子系統未能續用,可見應變工作尚未完善。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自言選情大受打擊,有選民在票站重開後不願回去投票,對事件感到遺憾;實政圓桌召集人田北辰認為故障期間正值其支持者投票的「黃金時間」,事件對以私樓居民為主要投票者的他們衝擊頗大;民主思路召集人湯家驊推論說,非建制派支持者通常在晚飯後投票,因此故障或令他們部份支持者放棄投票。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表示,「好多中產支持者都是10時半前食過飯,返回屋苑投票,又落雨又壞機,有的人無興趣(投票),有的甚至憤怒,我們難以動員他們出來,所以大受打擊」。

政府電子屢出事 資科辦責無旁貸

特首李家超表示選管會成立的專責調查小組將會由文本立資深大律師領導,成員包括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選舉事務處資訊科小組及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三個月後將提交報告。

但更重要的是,這不只是今次選舉的個別事件,只對個別候選人有影響。而是誠如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所指,選委會及資訊科技部門屢出問題,數年前已發生載有選民資料的手提電腦遺失事件,「問題必須嚴查」。選管會主席陸啟康、領導選舉事務處的總選舉事務主任黃文超在這次事件上責無旁貸,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作為政府雲端設施服務的負責人,其領導的資科辦又與選舉事務處緊密合作,更應該為此事問責。

須知道香港正朝電子政府、電子政務的大方向,資科辦本來就任重道遠。年中立法會議員曾經敦促選舉進一步電子化,包括容許候選人以電子方式遞交表格、付款及申報選舉開支,制訂實施電子投票的時間表、運用資訊科技簡化點票及確認選舉結果的程序等。當時政府代表認同電子投票是探討方向,卻同時指出落實時間表仍言之尚早,更認為須考慮技術是否成熟可靠,好像忘記了推動技術成熟可靠,正正是資科辦的責任,制定落實時間表,才是負責任之舉。

如今連一場不足120萬參與投票的區議會選舉也發生系統故障,而且票站暫停半小時才能應變,試問社會還能如何期望政府電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