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唱吓就好?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旅遊發展局公布7月份錄近360萬旅客人次訪港,按月增加超過三成。傳媒普遍照字報道,令人不期然想起特首李家超在電視日播夜播的政府宣傳片所說的一句,「Hong Kong is on stage again」。

不過在恢復旅遊、低基數效應的情況下,按月升幅的參考價值未必很大。反而對比新冠疫情前的同一個月份,亦即是2019年7月,當時訪港旅客人次為520萬,換言之目前的旅客人數仍然未及原本的七成。

內地客恢復七成 外地客不足六成

再看細項,上個月內地旅客298萬人次,相當於2019年同期(416萬)的72%,外地(包括澳台)旅客61萬人次,只及疫情前(104萬)的59%。8月首十天,內地訪客已錄得105.2萬人次,非內地旅客卻只得9.8萬人次。以此推測,本月的外地旅客人數只怕復甦有限。

與此同時,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進一步放寬出境旅遊團,內地民眾即日起已經可以跟團前往日本、韓國、英國、美國等地。現時每個月100萬人次的內地過夜旅客,多少將會轉往其他地方旅遊,甚至拖慢本港旅遊及零售業的復甦步伐,看來不是沒有隱憂。

尤其是在美元強勢下,人民幣兌港元由去年的1.23跌到目前的1.08,日圓對港元亦由6.8算跌至5.4算,一方面打擊內地人來港消費的意欲,另一方面吸引了香港人「返鄉下」前往日本旅行。美國聯儲局今年維持高息環境,日本央行未打算結束超寬鬆環境,勢令香港在下半年仍然處於不利位置。

兩個月由樂觀預期下調增長上限

政府經濟顧問辦公室周五(8月11日)公布第二季經濟情況以及修訂全年經濟生產總值的預測。簡單而言,政府經濟顧問梁永勝將商品貿易的出口疲弱、資本及資產市場的調整,歸咎於於歐美的高息環境。但同時因為美國息口有望見頂、內地調整經濟政策以及本港去年經濟低基因,因此當局對本港下半年的經濟增長仍算審慎樂觀,將3.5%至5.5%的預測收窄至4%至5%。

不過要留意的是,僅在兩個月之前,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才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上表示,「今年我們的增長可實現靠近估算的較高範圍」。政府如今收窄預測範圍,上限由5.5%修訂為5%,某程度上已算是調整了早前的研判。

政府預期在今年餘下時間,訪港旅遊業和私人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論到市民的本地消費在第二季有所增加時,梁永勝亦正確地指出,「這反映消費力存在,需求正在復甦。如何令香港更具吸引力,令人更願意消費?更好的服務、更好的性價比,這是要努力之處」。

就好像長實的油塘新盤收逾3萬票創新紀錄,說明了所謂樓市慘淡的另一面,正是只要價格相宜,不少市民仍然有心及有力「上車」。甚至乎,如果市民能以相對便宜的價錢置業,亦相當於保留了一定的經濟能力可以用於其他消費,這也可以是有利本港經濟的潛在因素。

實質消費未突破 投資遠遜峰值

歐美高息、內地通縮誠然不利於香港,但外部因素並非無可克服。匯率只是影響價格的因素之一,而價格亦不是決定吸引力的唯一因素。關鍵還看我們的產品或者服務是否有特色,具吸引力,以至令人覺得物有所值。

惟本港零售業的租金指數,只較2019年的高位調整了一成,對於商戶以及食肆而言仍然是沉重負擔。本地生產總值以及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的私人消費開支,扣除通脹因素後的實質總值在2018年第四季見頂後至今尚未向上突破,而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更由2014年的高位下跌了兩成八。

所以,特首、財政司司長等主要官員掛在口邊的外圍環境,並非香港經濟面對的真正挑戰。不管是歐美加息、匯價問題或是內地復甦步伐未如預期,決定性因素始終在於我們的自身實力是否在疫情前早已見頂。政治家邱家爾以至經濟學家伯南克都強調,不應浪費一場危機。我們的政府與其「唱好香港」,還不如在這時候打破尋租經濟的扭曲結構,推動產業升級轉型,為未來五至十年的發展打下穩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