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公屋「劏房化」加快上樓? 還有一招更加絕
公屋輪候冊申請宗數逼近30萬,「3年上樓」承諾更全面失守,最新輪候時間已達4.7年。有學者建議港府應該「劏」細公屋單位,將未來十年的公屋供應量,由20萬伙「劏」成25萬伙,以加快基層、特別是助劏房居民加快上樓。如果這個說法講得通,不如將所有公屋單位,變成日式膠囊「太空艙」,豈不更一了百了?
將公屋面積「劏」細 「劏」成床位更實際?
提出這個說法的學者指,按照現時的公屋編配準則,人均居住面積不少於7平方米,但是一些居於劏房或工廈單位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居住面積只有5.8平方米,反正整個社會的居住水平都在倒退,不如將現時的公屋標準面積降低25%,未來十年的公屋供應量便可由20萬伙變成25萬伙,而公屋租金較私樓劏房便宜愈一半,劏房居民可加快上樓、享受更便宜的租金,認為這建議雖令公屋水平倒退,但卻「絕對是一件公義的事」。
當然,如果房屋問題只是一條簡單的「加減乘除」公式,「劏」細公屋的確可以令公屋供應數量大大增加。但是,若香港人的住屋需要,只是一堆冷冰冰的數字、只要人人「有瓦遮頭」便等於解決了問題,那麼不如一了百了,將所有公屋變成日式膠囊「太空艙」,反正香港的工時是全球最長、不少基層打工仔的工時更是「比最長更長」,回到家後倒頭便睡,如此一個三呎乘六呎的床位便可解決「最基本」的休息需要。這樣的話,別說將未來十年的公屋供應量由20萬伙變成25萬伙,變成50萬伙甚至更多,亦非難事!
基層市民輪候公屋 為何淪為「窮人鬥窮人」?
因為公屋供應不足,便提倡「劏」細公屋,反正現時的劏房戶已住得夠差,不如政府亦提供一些「公義」的劏房,更說不能為了公屋隊頭的人的利益,就漠視龍尾者水深火熱的痛苦,這種想法堪稱神邏輯。到底在甚麼時候,住屋問題變成了一個「窮人鬥窮人」、要基層「自相殘殺」的零和遊戲?
或許有些人會說,香港不夠土地,「限米煮限飯」就要有所取捨。但是,只要上一上網、花一點點時間看看香港的地圖,香港真是沒有未發展的土地嗎?按政府資料,香港已發展的土地,只總體面積不足四分之一。又有人說,因為泛民主派、環保人士「阻頭阻勢」,綠化地、郊野公園通通碰不得,冤有頭債有主,窮人住得差,要怪就怪泛民、保育組織動輒司法覆核,事實真是這樣嗎?
這種說法,根本是在迴避最核心的問題,就是香港不是缺乏土地,而是政府沒有善用現成土地。例如最近政府為回收橫洲的3.5公頃土地,配合興建四千個公屋單位的計劃而勞師動眾,卻默許鄉紳繼續將隔壁的棕地用作貨櫃場、車場等,為此將涉及33公頃土地、興建1.7萬個公屋單位的橫洲原計劃束之高閣。
政府若敢動既得利益 廣廈千萬有何難
更別說佔地170公頃的粉嶺高爾夫球場、約一千公頃的鄉村式發展(主要為丁屋預留)用地、千多公頃的各區棕地等等,如果政府敢觸碰背後的既得利益者,將這些未被善用、甚至在「曬太陽」的土地收回改作建屋,以落實更加進取的公營房屋建屋計劃,香港人是否還要可憐得以「劏」細公屋尋求所謂的居住「公義」?是否仍要在輪候公屋時計較誰是龍頭、誰是龍尾?
延伸閱讀:【01觀點】公屋建屋量「走數」 政府缺承擔非缺地
特首梁振英在4年前的《施政報告》說:「為了下一代,我們是否有勇氣許下提高居住面積這個願景?」現實是私樓愈起愈細,有人更提倡公屋要再「劏」細一點,證明梁振英的願景淪為空談。然而,香港絕對不可以跌入黃子華「魚蛋論」的思維,即若私樓劏房問題日益猖獗,不如連新建公屋也劏房化,要基層市民互鬥。真正的問題所在,是如何促使政府面對問題,觸碰既得利益,在土地問題上有所作為、敢於擔當。只有土地供應更加充裕穩定、公屋供應可以更大量增加,讓基層市民更快上樓、住得更舒適,同時滿足兩個願望,又有何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