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恢復人流 香港要與廣東推進合作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高鐵香港段將於周日(15日)復運,每日售票上限北南行各5000張。加上目前已經開通的七個口岸,香港與廣東省城市的人口流動必然將再次增加。此際廣東省省長王偉中在政府工作報告稱未來一年將對接「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推動「港車北上」、建設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推進深港口岸經濟帶建設等,並探索「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廣東」模式以「攜手港澳鏈接全球高端創新人才」,可謂正合時機。

行政長官李家超去年10月的《施政報告》也有提到要跟廣東及澳門緊密聯繫推進大灣區建設,並且透過合作專班深化對接、加強城際的互聯互通與合作。但具體措施就僅有跟進「港車北上」與落實跨境汽車保險「等效先認」政策等,在促進兩地社會及人民來往一事之上,「貼地」之舉略嫌不足。

陸港溝通尚有難題

「港車北上」取得進展固然是一個好消息,可是一來計劃詳情未明,二來配套措施能否跟得上亦有疑問。近日就有立法會議員關注本地中港牌車輛驗車預約供不應求,故此建議兩地簡化車輛檢驗手續、延長檢驗年期限制及降低相關手續費,而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則只表示當局等到計劃出台後才再研究這些問題。

從近日陸路口岸通關,我們看到港人仍要面對不少困難,譬如內地部門要求過境旅客使用微信小程式「海關旅客指尖服務」填寫「健康申明卡」,不少港人得在路上忽忙下載安裝相關應用程式。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問題,主要源於陸、港兩地日常生活環境始終有所差異,而將港人難處跟內地溝通好自然是港府責任。

「海關旅客指尖服務」是中國海關首個面向進出境旅客個人通關申報服務的微信小程序。(中國海關)

其餘像是香港電話號碼可能無法順利收取內地驗證短訊、內地網上數字產品不支持國際信用卡或港版支付平台付款等,這些問題實際在疫情之前就存在良久。三年多的疫情導致人流銳減,按理是加快試驗解決問題方案的最好時機,把受影響的民眾減到最低,然而結果卻是上述問題至今依舊纏擾我們。

配合大局吸引人才

除了加強交流互通,廣東省以至其他省市的人才政策或多或少也有向香港「搶人才」的客觀效果。當然各城間有人才流動本是常事,整體亦有利於做大做強整個粵港澳大灣區,以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這種環境下,港府應該採取宏觀角度,一邊鼓勵本地對應人才前去內地機遇,另一邊亦要認清本港發展需要吸引別處人才,以起城際協作分工之效。

譬如特區政府早前開設「人才服務窗口」,官員又聲稱「高端人才通行證」申請反應熱烈,卻始終沒能正面回應部分人對有關計劃吸引人才領域可能傾斜部分產業的質疑。尤其是在創科領域方面,不少人在比較內地或新加坡等地的相關政策後,都會認為本港設置的門檻過高或欠缺吸引誘因。

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到《十四五規劃綱要》,在國家的各項宏觀規劃下,包括香港、澳門與廣東各市都擁有着各自的獨特定位。作為管治者的港府官員,除了要掌握自己的定位之外,亦要理解和顧及其他地方的情況,如此才能真正帶領香港融入國家發展,避免發生內部虛耗競爭或弄出抓錯用神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