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樂邨倫常案|照顧者壓力源於政策缺失
慈雲山慈樂邨在星期日(12月12日)爆發倫常慘案,年逾七旬老夫婦涉嫌殺害47歲長期病患女兒,背後原因估計亦是不堪照顧壓力。這已經是半年來第五宗懷疑親屬照顧者傷害致命的案件,對上一次則是月初灣仔男子刺死老年父親之後縱火自盡。短時間內接連出現同類案件,揭示本港照顧者的壓力瀕臨「爆煲」。
諷刺的是,上個月底立法會才剛通過「推行『照顧者為本』政策」無約束力議案,促請政府「在經濟、心理、社交、護理知識、資源配對和其他方面為照顧者提供更全面的支援」,而本星期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會議也安排了討論「加強支援護老者及殘疾人士照顧者」的議程,可惜這一切都來得太慢,而且似乎也無力阻止連串慘劇的發生。
調查統計落後不足
今次涉案家庭據稱此前並無任何社工跟進,故很可能屬於隱形高危個案。早前政府委託理工大學團隊完成《香港長者及殘疾人士照顧者的需要及支援顧問研究》報告,當中便提到首要局限在於「未能充分了解非服務使用者及隱蔽照顧者」,所以也特別建議要協助這些「隱蔽於社區或不視自己為照顧者的人士……主動識別自己的風險因素,繼而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協助」。
正如過去幾年蘊釀幫助「劏房」住戶一樣,我們如果真想協助這些隱蔽的照顧者,自然必須先調查清楚他們的境況。政府近年總算開始注意相關問題,例如統計處最近一次「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專題報告收集綜合住戶統計調查的資料,得出2020年有約20.4萬殘疾人士和24.8萬長期病患者需要別人照顧;到去年的全港人口普查,又推算非工作人口內有約16.4萬無酬照顧者。
不過,這些數字看來依然跟社會的認知存在差距。社聯估算本地有約130萬照顧者或有誇大之嫌,卻能看出民間觀感與官方統計的落差之大。再者當局調查確有明顯缺失,除了欠缺具體的「照顧者」定義之外,專題報告每隔七、八年才做一次,普查數字也僅是涵蓋非工作人口,忽略許多在職人士會兼任照顧者。為了準確認清相關問題,同類調查應該形成常規以及增加頻度。
支援措施散亂離地
沒有充足資料支持,自然難以產生對症下藥方案。早前《施政報告》提出一些加強支援照顧者的政策措施,當中主要仍是以宣傳教育、普及資訊、電話專線之類的被動服務為主。即將恆常化的四項經濟援助試驗計劃,既設有低收入、嚴重殘疾、有薪工作等門檻限制,名額、金額也都未足應付實際需要;尤其申請者不能同時領取其他社會保障一點更是「離地」至極,完全忽視前線照顧者的真正境況。
退一步說,就算津貼充足、支援到位,也不代表現時那些身兼全職又或「以老護老」、「以老護殘」的照顧者,最後能夠順利獲得照顧服務。一個前車之鑑就是港府自2013年推行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礙於地區資源分配不均、護理人手短缺,讓許多年老市民空有服務券卻始終等不到服務,甚至引來申訴專員主動調查。直接給長者的服務尚且如此,何況是供應更加短缺的照顧者支援呢?
歸根究柢,照顧者的沉重壓力,其實是人口老化與殘疾者支援不足的延伸而已。治港者有着保障市民生活的責任,他們必須正視問題根源,別將照顧老弱視為市民自身家事。國家主席習近平「七一」講話指出港府要滿足讓「年紀大了得到的照顧更好一些」的民心,但要做到此點單靠一時「拆東牆補西牆」 勢難如願,唯有盡快制訂一套支援老年人、殘疾者與照顧者的整全政策方有望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