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防疫政策難料 香港更應主動籌劃

撰文:倪文迪
出版:更新:

本周一(10日)及周二(11日),官媒《人民日報》連續兩日發表評論文章重申「動態清零」防疫政策的重要性。兩篇文章指出新冠疫情仍處於高位,國家外防輸入壓力增大,內部疫情呈現「點多、面廣」的特點。由於中國是人口大國,即使Omicron的病死率和重症率都較低,但它逃逸免疫的能力及傳播能力都很強,不應與流感類比,假如造成廣大感染乘以龐大基數也會造成巨大人命傷亡。

文章強調現時常態化的防疫政策符合國情和科學,亦行之有效,中國完全有基礎、條件,及能力繼續實行動態清零的政策。中國必須對疫情保持警惕,並要增強對現有政策的信心和耐心,克服麻痺和厭戰情緒繼續堅持抗疫到底。文章總結認為,疫情尚未完結,「躺平」沒有出路,堅持就是勝利。

「二十大」後疫情難有改變

《人民日報》這篇評論文章適逢在「二十大」前發表,似乎是有意回應社會上對於「二十大」後內地防疫政策的揣測。疫情已爆發三年,加上今年以來Omicron變種引起多地靜態管理,內地輿論場愈來愈多關於是否要改變疫情防控政策的討論。例如上月底內地媒體人胡錫進便在微博上直言圍繞防疫政策的理性討論變少,呼籲專家多發言。由於「二十大」將近,內地有不少人估計這可能是改變的契機。而香港的政界人物如譚耀宗也表示有消息指「二十大」後內地對香港的通關條件有可能有所放寬。《人民日報》連續發文重申「動態清零」,從外界看來似乎是向這些猜測潑了一盤冷水。

文章指,中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加上地區發展不平衡,醫療資源總量不足,放鬆防控勢必令易感人群感染風險加大。(新華社)

文章的說法其實與國家衛健委在9月29日的新聞發布會內容相似,可以說與官方防控立場同調。不過,官方重申現時的作法最好未必代表將來不一定會改變。例如今年2月時,官媒仍指「動態清零」是香港抗疫的科學選擇。但隨着第五波疫情後的變化,香港亦漸漸向外開放,中央官員對此亦表支持。

而且,除了單看堅持防疫的宣示之外,我們更需要分析官方這麼說的論據,以更準確理解防疫政策的可能走向。值得注意的是,官方認為維持動態清零的理由,像「中國是人口大國」、「醫療資源不足及不平均」不可能在短期內起根本的改變,而另外一些原因例如「Omicron變種有很高的逃逸免疫能力及傳播力」,則與醫學防疫的進展有關。

在短期內,政府可能主動改變的因素基本上只有提高接種疫苗率,但官方在討論防疫政策時亦從來未有將疫苗接種率作為一個制定防疫政策的標準,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防案(第九版)》中也只將之視為整套防疫方案的一部分。而且內地專家也甚少如外地將疫苗接種率定義為開放防疫的關鍵數字。因此總括而言,我們難以預期內地什麼時候才會調整並放寬防疫政策,並對外進一步開放。

內地開放難測

但更因為與內地恢復免隔離通關的日程未見曙光,香港政府更要做好各種準備,不能只是等待內地對外開放。香港應該主動改變,化被動為主動,化等待為進取。當中包括提升自己的檢疫能力,以滿足內地對某些防疫的要求。即使未能做到完全的完隔離檢疫通關,也可以令過境更為便利。例如先前兩地政府討論的「前置隔離」(又稱「逆隔離」)措施,意欲入境內地的旅客可以先在香港關環檢疫,以取代內地部分的隔離檢疫。另外也可以研究新制度,讓想入境內地的旅行在入境或進入前置隔離前數日先主動申報核酸或快速測試檢測結果,以此取代部分的隔離日數等。

香港對外開關後,出入境人流和輸入個案都有明顯增加。

另一方面,不少專家都說香港已接近達至群體免疫的情況,再加上香港正漸漸向外開放,預期會有更多人流進出香港。香港應該在接下來的時間做好科學的研究,檢討免疫屏障具體對於Omicron及後續變種的成效。例如說,更多進出人流意味着更多的輸入個案,但這到底對於本地的疫情傳播、住院及死亡病例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卻存在變數。政府和學界可以對數據加強分析,如果能證明香港的免疫屏障能起到一定作用,則可以作為向內地爭取對香港進一步開放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