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前零售市場不復 經濟產業亟待轉型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疫情爆發兩年多,對本地零售業打擊很大,也徹底改變了其生態。像尖沙咀、銅鑼灣等遊客區的舖位租金大跌,以往主攻旅客生意而門庭若市的外國奢侈品品牌、金器名錶、藥妝店紛紛退出黃金地段。相反,幾間內地國產品牌近日卻逆市進駐昔日旺舖地段。

月初,國產運動服裝品牌李寧進駐尖沙咀廣東道一間逾7,000呎的複式巨舖,接替6月才撤出的周生生金行,估計該舖位將成為李寧在香港的旗艦店。而上周中免集團(cdf)旗下的名酒免稅店Duty Zero亦宣布將走出機場,在中環及銅鑼灣設兩間概念店並提供「品酒體驗」。本周又有消息指出,內地手機及智能生態設備生產商小米集團有計劃在港島區租大型舖位開設旗艦店。

尖沙咀廣東道中港城商場以往依靠中國客運碼頭的大量旅客往來,達到高消費及可觀人流量。(莫家文攝)

中國消費習慣改變香港零售市場

國產品牌得以進駐原來的名牌地段,很大程度是因為疫情嚴重打擊了零售市道。例如差估處的租金數據顯示,港島區的平均月租金已由2019年4月高峰的每平方米1,736元下跌至今年6月的1,273元,平均跌幅達26.7%。一些情報更指出像廣東道等專門做遊客生意的名牌舖位月租跌幅高達五成至七成。在租金大幅下跌下,本來只有奢侈品名店才能租用的舖位價格終於回落至其他行業可以參與的水平。

不過,即使疫情結束後,國產品牌進駐香港黃金地段很可能將會成為一個新的經濟潮流。從2018年中美全面展開角力之後,內地的消費習慣已起了很大的改變,昔日內地客來港狂掃名牌的畫面很可能成為歷史。中國近年的經濟增速本在放慢,加上西方對中國作出的經濟限制政策,包括限制技術、關鍵產品出口以及限制金融投資到中國企業,都無可避免地拖慢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步伐。在這些條件下,過往暴發戶式的中國高端消費習慣難以為繼。

現在不少民眾同明星都選擇穿李寧牌。(視覺中國)

相對地,內地近年中產人數慢慢上升。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在今年3月舉行的全國兩會時提到,目前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已達4億,並預計在未來10至15年這將翻升一倍。內地作為新消費力量的新中產,有別於以往一小撮極富有人般集中於奢侈品消費,他們更重視產品的生活性、「性價比」等。戴德梁行今年發布的的「中國新消費時代下零售市場洞察」就指出,新時代的Y及Z世代都更願意為個人興趣等原因而消費。由於他們的消費傾向於理性,以往以內地旅行為主要客源的高端奢侈品名牌很可能不會再恢復到疫前的情況。

國產品牌走出國內

除了內地新一代的消費習慣在改變,他們對品牌的傾向也漸漸起變化。近年,內地品牌積極走向高端市場,擺脫中國製造只是「價廉」的刻板印象。而近年的中美對抗又進一步推動了一些國產品牌的普及化。例如美國去年針對新疆問題對新疆棉花加以制裁,一些跟隨制裁的西方運動服裝品牌如Nike在內地被民眾罷買,而國產品牌像李寧則受到熱捧。在美國愈發打壓中國的情況下,中國推動國產品牌的勢頭只會有增無減。

發展中國品牌的一個重要方向便是產品走出內地,推向世界。像李寧進駐香港廣東道的旗艦隊便是一個頗具意義的里程牌。可以預期,未來將陸續有國產品牌登陸香港,並進一步鋪路國際化。但在國產品牌走出去的過程中,假如我們只能租舖位予它們,那最終能受惠的只有地產界等少數行業,與以往自由行時代的情況相差無幾。因此我們應該思考除此之外,香港還可以扮演什麼角色。例如,香港可以更積極地加入到國產品牌的產業鏈,將國產品牌「走出去」的效果帶到本地的實體經濟,亦可以作為這些品牌與外國聯繫的中介。這些亦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