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交通習慣要用以改善職住平衡

撰文:倪文迪
出版:更新:

運輸署在周二(6日)展開新一輪《交通習慣調查》,預計至12月會以問卷、電話或面談方式訪問約35,000個住戶,藉此搜集關於市民出行模式和習慣的資料,作為預測交通情況、規劃運輸設施及制訂運輸政策的參考之用。該署助理署長梁世豪稱調查內容可能會涉及網約車或電動滑板車,亦會有一些問題涉及市民前往「北部都會區」接受到的行程及時間。

同類調查約每十年進行一次,上次是在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間進行,當時訪問了35,401個住戶以及2,785名下榻酒店或賓館的旅客,調查項目包括出行模式基本資料、私家車輛使用情況及有關開支、使用交通服務意向、步行及使用自動行人道系統、單車使用情況、交通資訊系統的影響、長者對交通服務的意見、影響交通選擇取向的因素等。

梁世豪指,今次收集的資料會分兩大類,分別為出行資料及形成交通習慣的因素與意見。(張浩維攝)

調查意見需要積極跟進

當局願意調查市民習慣作為政策基礎固然是件好事,不過所得調查結果必須後續積極跟進才能起出預期效果。舉例來說,2014年發表的前一次調查研究報告曾經建議當局較經常地調查反映出行者願意花多少金錢換取可節省時間的「行為時間值」,就連再前一次調查報告亦說過「應更有規律地進行時間值調查」,可惜近廿年後官員似乎仍是置若罔聞。

與此同時,受訪者在調查當中反映的一些意見似乎也沒有被當局接納,譬如2002年、2011年的兩次同類調查裏,除了「增建鐵路」之外,公眾最支持的紓緩交通擠塞措施便是限制私家車輛發牌數量,但是當局明顯對此不以為然,結果私家車領牌數量乃由2002年底的340,855輛,接連攀升至2011年底的434,843輛及今年6月的581,012輛。

政策措施應該及時推出

此外部分意見政府或許有所留意,並正採取對應措施,然而工作進度實在太過緩慢。像是2011年調查可能適用於踏單車的法例及執法措施的意見時,懂與不懂駕駛單車的人皆有九成支持行車道上強制佩戴安全頭盔,同年初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亦早已通過議案促請當局研究立法規管,結果政府部門居然拖到今年方才重啟相關立法諮詢工作。

署方發言人介紹今次調查說:「在過去十年,香港社會急速發展,市民的出行習慣出現了不少的改變……呼籲所有獲邀的住戶支持調查,讓運輸署能夠掌握和評估這些轉變」。正如官員自己所言,市民交通習慣會隨時間改變,資料適用期因此自然也有其時限。若不從速參照其中得到的意見或建議推出政策措施,甚至拖到下次調查都未完成,調查本身也無異於浪費功夫。

跨區行程難代職住平衡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調查》又會評估各大區機程行程的「自給自足」程度,亦即同區區內行程佔來往該區的總行程數目比例。2011年上次調查時僅有港島「自給自足」程度能夠達到一半,九龍與新界各區的數字均在一到四成,可是報告竟將跨區行程增長當作「新界區的持續發展」、「公共交通網絡得到改善」所帶來的好處,漠視出行者耗時轉乘交通工具的辛苦。

況且前份報告一邊用上、下班人士「為了節省時間或金錢……有較大機會選擇轉乘」來解釋平均每個行程乘車次數高達1.23次,另一邊卻又指「行程費用」作為影響市民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因素的重要性有所下跌,而無車住戶成員「行車時間值」上升即願意花更多金錢換取可節省的時間,幾項觀察之間其實頗有自相矛盾嫌疑。

「北部都會區」重點行動方向之一為「積極主動改善職住平衡」,去年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也明言以往城市規劃「未能達致職住平衡、自給自足的目標」。既然今次《調查》擬引入「北部都會區」相關問題,那就應該把「職住平衡」的要求放進議程;再者運輸署與其他局、署首長同屬「土地及房屋供應統籌組」成員,他們日後理應加多協調、深入分析《調查》結果,合力追求提高各區居民出行「自給自足」,而非各自單打獨鬥、自說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