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開放非大直路 慢慢來有時比較快
近日內地疫情再出現反彈,繼海南上月爆發疫情要封城之後,本周深圳、成都等地亦因疫情升溫而推出了封控措施。同時間,香港疫情亦在升溫,最近數日的每日確診數字都迫近萬宗,政府亦不得不考慮收緊防疫措施。
新冠疫情已持續了兩年半有餘,疫情防控總是反反覆覆,甚至似乎看不到終點。但我們亦必須明白,疫情防控復常之路不會是一條大直路,中間會有很多曲折。無論如何,開放都是最終的目標,社會應該積極探討開放的方式。
於科學和人情上都須討論開放
無論從科學或是人情之上,社會都要考慮和討論開放。新冠病毒不會自然消失,除非打算永遠與外界隔絕,否則早晚都要討論開放的問題。內地至今實行相對嚴格的防疫措施,是因為中國人口基數龐大、而且醫療資源不足,這些理由都可以理解。但即使再過一、兩年,人口基數和醫療資源條件也不會有很大差距,如果中國內地不找尋一種折衷方式去處理,那難道未來幾年間都處於當下般的狀態?
封控兩年半,已對社會帶來很大的現實挑戰。就經濟而言,防控政策帶來的影響今年已成為焦點。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最近公布的一項調查就反映,疫情防控首度超越中美關係成為在華經營美企面對最大的挑戰。而且抗疫兩年半民眾已多少出現疲勞,復常的希望正漸漸點燃。像歐美那樣引起大量人民死亡當然是不乎人情,但將大部分低風險的人長期困於防疫政策當中,也不見得合符社會整體利益。
最近內地一則小風波就反映了民眾對於可能要持續處於封閉的憂慮。上月底,一篇學術論文《「閉關鎖國」不是對明清時期對外政策的客觀描述》在內地網路上廣泛流傳和被批評,不少人指出文章為明清的「鎖國」政策做辯護是服務於當下政治,為內地繼續執行嚴格防疫政策作理論工作。這種見解很大程度上曲解了論文的學術內容,在此不贅,但民眾的反應也反映了他們對要繼續封控到什麼時候的擔憂,以及不少人都希望終有一日能走出防控漸漸回復正常生活的心情。
找尋折衷方法開放
長期封閉肯定不是國家和香港的政策目標。周四(9月1日)黨刊《求是》雜誌就刊登了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一篇講話,強調中國新發展格局是開放國內國際雙循環,而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周三(8月31日),身兼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中又表達了國家希望香港主動作為,招展便捷的國際聯繫。即使內地的專家也多次坦言,國家需要考慮在某個時間開放。這些都說明了國家也在思考開放的問題。
對於香港而言,在「一國兩制」之下我們更應該發揮自己的獨特性,找尋開放之路。自今年初第五波疫情略為平伏後,香港推出了包括「3+4」檢疫等一系列開放政策,過去一個月確診、重症與死亡數字都呈上升趨勢,為了防止更大的人命損失有必要再收緊防疫政策。然而,這只是開放過程中一個正常情況,並非朝開放這個方向推進的策略整體有問題。
防疫政策時鬆時緊、反覆拉扯,是為了確保醫院體系不會因為疫情大流行而崩潰,確診者可以有序地得到治療並回復健康。例如日本和韓國,也並非像歐美一樣快速地開放國家,它們的政策亦是在收緊與放鬆之間拉鋸,並慢慢朝向開放進發。兩國今年初亦因為Omicron而收緊防控,但近來還是漸漸開放旅遊,過程也不是一步登天地馬上取消所有限制,而是慢慢一步一步作出嘗試。
疫情開放是一個嘗試過程,就正如國家改革開放也是一個嘗試。過程中我們可以參考別人的經驗,但當中卻少不免有一些東西要自己「摸着石頭過河」,未必能總是盡善盡美,也肯定不會是一條大直路。但我們總要走出嘗試的一步,而不是從一開始便否定嘗試的努力,或將其撻伐標籤。香港近來推出的「3+4」檢疫政策無疑也是一個嘗試,與內地逆向隔離也是如此。雖然近來疫情有所升溫,但我們仍應抱着客觀、實事求是的心態看待,不應一下子否定開放的努力。當下的疫情如果得到平伏後,我們還應該探討如何繼續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