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內地才能促成通關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星期四(9月1日)在香港跟廣東省、廣州市及深圳市領導舉行線上會議,就香港和內地人民經口岸交流議題交換意見和進行討論。李家超強調自己上任以來一直希望盡快與對方見面,又指雙方經過討論以後可能會「對於這方面的一些考慮會達到一些共識」,但他現階段無意公布考慮方案的細節以免帶來太多信息混亂。
與此同時,近日廣東本土確診個案急增,深圳政府亦已宣布暫停營運多個地鐵、巴士車站,又在部分地區實施不同管控措施,其中包括了與香港鄰近的羅湖區與福田區。由於當地境外輸入個案數量不在少數且首次發現BF.15變異株,故此有許多聲音質疑新一輪疫情是從香港傳入,更令坊間聯想這跟今次會議採用視像形式有關。
商討應該顧慮對方需要
香港各界日前接連提出了「逆向隔離」等方案,希望藉此加強恢復與大陸的「通關」便利程度,然而討論過程似乎沒有怎樣顧及內地對防止疫情擴散的嚴格要求。最近來自廣東社會的一連串反響,正好足以提醒港人在討論有關問題的時候,切忌只知道突顯自己一方在經濟或其他方面的需要,而沒有設身處地考慮另一方感受。
舉例來說,港府上星期高調表示在國家教育部協調下,內地院校港人學生若未趕及報到期限仍可保留入學資格,而且校方能夠配合他們作出網上學習安排。與此相對,一些內地學生現時不欲冒險前赴疫情較嚴重的香港,可是本地院校傾向保持硬性要求面授課堂,導致他們對此頗有微言,至今亦未見教育局作出跟進,客觀來看確實有欠均稱、對內地人未盡公允。
基本疫情防控無法繞過
自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以來,本地每日新增個案由兩個月前的約2,000宗,上升到今天的接近10,000宗之多,當中還有多名高官或高級公務員連續確診,甚至包括衛生防護中心成員,情況不得不說令人擔憂。就算重症或死亡佔比沒出現大幅上升,兩者個案絕對數值依然都會隨之增加,對醫療系統的壓力或造成的人命損失同樣如是。
無論內地抑或香港,防控疫情政策皆是益趨講求「精準」,雙方都有因應病毒變種更改隔離檢疫期限、接種疫苗要求或者加密檢測次數,但相對於強調劃分及封控高風險區的內地來說,香港版的「精準」總是會將重點放在特定年齡階層或者救治重症,卻未考慮這些因素對於實際社區擴散沒有太大影響,結果就是年初以來本港每日的新增個案從來不曾低於三位數。
如果我們想讓「通關」更快成事,做好本港防控疫情基本功夫是無法繞過的,否則內地城市眼見這邊每日新增個案高達其千百倍,就連高官都在染疫者的行列,商討之時若只知道強調自己一方需要,那他們又怎麼願意降低雙方人員往來門檻?李家超與內地商討期間,除了知道傳達港方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對方以及市民看到本地疫情真正可控,而這無疑必須有現實成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