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整頓晶片業不是對「卡脖子」的憤怒
內地半導體業近來正經歷一輪「大地震」。自7月起,包括原工信部電子司司長、紫光集團前總裁刁石京、紫光集團原董事長趙偉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丁文武、國家晶片大基金管理公司原總裁路軍、華芯投資原總監杜洋及投資三部副總經理楊征帆都因嚴重違紀而被調查機構帶走調查。
美媒《彭博社》周二(9日)報道,中國過去多年來對半導體行業投入大量資金及支持,但至今仍然未能解決關鍵的「卡脖子」技術問題,對半導體業的反貪腐調查反映北京對現況感到挫折與憤怒。
半導體業存在腐敗問題
隨着現代工業生態的改變,包括人工智能、遙距操控、以及快速充電等技術的應用,晶片已經成為高科技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元件。但自從中美角力全面展開後,美國限制對華輸出高端晶片及其技術,大大打擊了中國的科技之路,一直是中國的痛處。中國近年推動支持半導體產業鏈政策,對行業投入大量資金,希望能盡快能解決這「卡脖子」問題。
這次晶片業大地震的確反映了,由國家拉動資金投入戰略行業的做法存在問題,值得當局反思。正如過去一些受國家支持的行業那樣,衝刺階段資金審批都傾向比較「鬆手」,亦欠缺嚴格的監督,於是被人惡意利用,例如項目「報大數」或根本沒有實際的研究成果等。早在去年已陸續有消息指內地晶片不少投資「爛尾」,例如武漢弘芯半導體有政府資金支持,預期投資過千億人民幣,但最終卻爛尾收場,引起外界對中國半導體業的警剔。
與其說中國政府不滿半導體行業緩慢,倒不如說行業內的確存在貪腐問題。這是以非市場方式投資市場的常見問題,現在當局對行業加以整頓,可算是亡羊補牢。
產業政策道路並非問題
不過,這並不代表由國家主導對戰略行業投資的道路本身錯誤,而只是代表其執行和細節值得改進。中國半導體業的經驗說明,戰略行業未必受資本所青睞。過去中國企業認為可以從西方直接購買晶片,故此並不願意花錢於相關技術研發,造成了當下晶片非常依賴進口的現實。政府的戰略性投資正是克服資本短視逐利特質的方法,有其必要性。而且,就連以往一直批評中國行業補貼的美國,近來也通過了晶片法案去補貼國內晶片生產,如果補貼這條道路是錯誤的,美國又何須現在更弦易幟?
投資科研需要耐性和持續資金投入,而且尖端科技的突破往往背後需要大量基礎科學研究的點點累積。中國在半導體行業的落後並非三兩日所形成,雖然近年國家主導了大量的投資,但短時間內仍然難以突破已累積多年基礎研究的外國水平。根據《彭博》報道的數字,2021年美國對半導體研發的投入佔到全球55%,中國僅為3.1%,這反映了中國不單不應停止支持半導體,將來還要更多地投入到研究上,才能真正解決這「卡脖子」的問題。這次事件只是提醒決策者應注意如何更有效地投資,以及思考如何改善基礎科研的環境,吸引更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