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擬擲千億發展晶片業 科技產業的競賽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以德國與法國為首的歐盟國家為了確保「技術自主」,計劃未來數年對歐洲晶片行業投資500億歐元(約4700億港元),資金來自於參與企業與歐盟補貼。隨着新科技推出增加晶片需求,加上中美角力變化成科技戰和新冠疫情影響,晶片行業的供應鏈受到嚴重干擾,全世界晶片供應出現缺貨現象。歐盟也意識到「必須牢牢地掌握關鍵科技」的重要性。

中美科技戰和新冠疫情大大打亂了高端晶片技術鏈與供應鏈,而影響的亦遠遠不只中、美兩國的企業。歐洲雖然有先進的光刻機技術,但晶片至今仍主要依賴進口為主,尤其是歐洲汽車製造業需要大量晶片。有報道指歐洲有不少汽車廠因欠缺晶片得停工,顯然也愈發感受到晶片缺貨嚴重的情況,福士汽車亦開腔期望歐盟加強晶片製造。上月底,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麥爾(Peter Altmaier)便致函台灣,促請其幫忙增加對德國汽車行業供應晶片。一向小心處理與中國關係的德國政府明白這樣可能會令中國政府不滿,但仍然決定如此,可見晶片缺貨的情況的嚴重程度。

台積體是台灣最主要的半導體生產商。

政府最多補貼四成

2018年底,歐盟已通過首個「歐洲共同利益重要計劃」(IPCEI)計劃,集中提升半導體產業,似乎是明白晶片這種高端科技必須自行掌握,不能過份依賴全球供應鏈。一直有企業建議通過IPCEI計劃為歐洲企業提供資金補貼刺激歐洲的晶片製造業。阿特麥爾上周三(2月3日)提議通過IPCEI注資晶片行業,當中六至八成資金由企業負責,二至四成由歐盟成員國政府補貼,顯然是明白到要提升政策力度改變產業生態的必要。

小的一面是台灣的供應存在不確定性。在中美科技戰的背景下,中國內地得大量從台灣入口晶片,現時已佔去出出口整體五成,另外也有不少來自於日本、東南亞等區內國家的訂單,是否能對德國或歐盟提供大量供應也存疑問。而台灣的政治複雜性也令台灣的可靠性變低。短期內請台灣增加供貨只能是權宜短期之策。從大的方面看,中美角力與新冠疫情這些事件都使全球技術鏈和供應鏈出現明顯的斷層。歐洲也明白全球化似乎不可能完全回復到以前,而過份信賴全球化的供應鏈是危險的。為了應對地緣政治矛盾升溫和提防不可控因素,歐盟有必要控制好關鍵科技的掌握,達到科技自主。

全球近期出現晶片荒,福特等部分汽車製造商工廠更在周一開始停產。(網上圖片)

歐盟產業政策的改變

美歐關係雖然似乎因為特朗普下台有所回暖,但歐洲也知道,依賴美國、完全緊跟美國時代已經過去。除了一向想平衡自己在中美之間關係的德國政府,近來法國總統也積極表示法國和歐盟不應聯美打中。歐洲也觀察到中國在晶片業的短板成為其弱點。雖然歐洲與美國、日本及台灣等晶片業較發達地區的關係並不差,但也明白只有做到科技上的獨立自主才能避免受制於人。

更重要的是,晶片將會繼續成為主導科技話語權的重要王牌,歐洲在晶片業上雖然不算落後,但假如能再上一層樓,那將可增加歐盟在世界的話語權方面,對歐盟諸國自是有利。歐洲也知道要集中發展科技,尤其是要從後趕上更先進的美國,依靠美國所推銷的經濟自由主義是不足夠的,所以才會有提供政府補貼的舉動。

甚至更有可能,歐盟未來可能參考日本在1970至80年代的「超大型積體電路(即「半導體」或「晶片」)」計畫,強制科技巨頭如日立、NEC、三菱等放下國內競爭互相分享晶片和半導體技術,集中力量提升水平以與其他國家的科技競爭。這其實也與中國近年來的產業政策多有相似之處。歐洲在推行產業與經濟政策上,也許將會更多考慮到用政府力量,意味其經濟政策信仰正慢慢出現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