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本屆經驗 新政府更要與立法會良性互動
2017年7月5日林鄭月娥首次以行政長官身份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轉眼間本周四(9日)已是最後一次。在任五年間,她先後出席18次立法會答問大會,是出席立法會最頻密的一任特首,共回應過議員445條的提問。她積極接受議會質詢,算是呼應了上任之初矢言「改善行政立法關係」的承諾。
林鄭周四(9日)回顧了這五年間的行政立法關係,感嘆過去一段時間立法會陷於內耗、鬥爭和劍拔弩張的情況,但慶幸中央「出手完善選舉機制」和確保了「愛國者治港」後,行政立法關係終於得到改善,並總結她五年的任期「已交出無愧於自己的成績表」。
香港的確在過去幾年間經歷了不容易的時間。立法會曾經充斥噓鬧聲,難言能有議政角色,社會注意力都被抗議行為而奪去,民生政策變相都敬陪末座,無人關心。如今立法會恢復本來應有的務實和理性,議員和官員之間或者有針鋒相對的時候,但這種也是行政立法之間的良性互動,行政立法關係算是回到較合適的軌跡。
新政府要把握得來不易的開局機會
如果立法會本身就是社會的一種縮影,目前大概就是香港由亂及治的一個重要關口。議員能履行他們監察政府施政的責任,政府亦能務實地回應社會的聲音,值得期待這種良好關係能得以延續到新任政府。但要由治及興,新政府必須把握機遇,上任便盡快解決香港沉痾已久的社會問題和矛盾。
林鄭月娥2018年表明希望每月出席一次半小時的「短問短答」,由行政長官親自回應社會關心的事情,作為她的「管治新風格」。李家超的施政風格會否頻於出席立法會的答問大會,目前不得而知。但經常地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接受議員的質詢、解答社會政策措施的疑問,始終有助改善行政立法關係。
行政立法關係開新篇
還看新政府對議會的尊重
出席立法會答問會不僅是政府與議會和民間重要的溝通過程,也是尊重議會的監察政府角色的表現。雖說香港奉行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制度,但誠如林鄭在答問大會的開場發言強調,行政長官的職能亦包括「維護立法機關制衡行政機關的憲制職能」,未來的新政府更要明白爭取議員支持的重要。
本屆立法會上任後,與官員時有不愉快的時候。尤其是在第五波疫情期間,政府抗疫工作令人失望,有議員曾經在答問大會批評政府措施「漏洞百出」,卻遭到特首當天一句「不認同」,甚至暗諷議員「盲指控」。近日食衛局打算改為直接公告限聚令人數,也被一些人質疑有違政府與立法會在「先訂立,後審議」上的機制共識,被議員批評有「繞過立法會」之嫌。如何既是行政主導,但又充份尊重議會的監督政府角色,新政府實要「見賢而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長遠地建立行政立法之間的良好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