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之良品是香港經濟問題的縮影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本港零食連鎖店優之良品於星期一(6月6日)傳出全線結業的消息,多家分店在營業時間關門閉店或電話無人接聽,官方網站不能正常進入瀏覽,亦有聲稱店內員工向傳媒表示數日前收到終止僱傭合約通知。另外,「優之良品」在早前已經頻頻放租旗下自用舖位,包括銅鑼灣利園山道、觀塘物華街、荃灣街市街、佐敦彌敦道等處。

優之良品發言人接受傳媒查詢時指出,香港流失大量遊客導致公司出現虧蝕,所以才要作出全線零售店結業的決定,但不排除因應日後情況改善恢復營運。在剛派發的2022年保就業首輪資助裏,優之良品僅就50名僱員申請補貼,相比它在2020年保就業兩輪資助間申請補貼的206人大幅減少。

與此相對,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同一日卻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上稱,隨着近期社交距離措施逐步放寬,近期消費活動、營商氣氛已經見到明顯改善,並且強調只要疫情繼續受控,往後經濟應該能進一步恢復。不過,有議員仍質疑當局各項幫助振興措施不足,擔憂實際經濟復甦速度未必如港府官員預期中理想。

陳茂波交代香港最新經濟數據。(羅君豪攝)

經濟發展需要設法持續

1993年創立的優之良品無法撐過「三十大壽」,難免引來坊間輿論關注,當中有人批評其客源於2003年自由行開放後由港人轉為內地旅客為主,甚至變得愈來愈不照顧本地市場需要,連優之良品發言人也直接承認過去生意「好靠自由行」。在近年社會運動、新冠疫情拖累遊客數量大減下,此種經營模式自然不能長久維持。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情況似乎並不限於優之良品,本港許多行業基本上都是面對類同的境遇。它們過去多年長久受惠內地旅客,養尊處優之下變得欠缺抗壓能力,一旦遇上重大挑戰隨時潰不成軍,無法適應變局調整業務謀求自我存活。尤其優之良品選擇的是結業後將舖位招租,再次揭示香港經濟始終太看重地產投資的回報,這恐怕稱不上一個發展良好的跡象。

況且打從疫情肆虐以來,社會與政府或多或少都存在一種幻想,覺得只要等到「通關」、全部經濟難題都能透過外來遊客或資金的打救而獲解決,這顯然不會是事實。畢竟一地發展想要持續下去的話,既沒可能將其經濟命脈完全放在外部因素之上,也沒可能完全依賴個別行業片面蓬勃,而負責引導社會走向可全面、均衡發展,正是管治者的一大責任。

管治者須引領發展方向

其實今次優之良品於發放首輪保就業補貼及電子消費券後隨即結業,本身便說明當局的工作未能好好對準問題焦點。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單次性的資助若沒能夠用得其所,對於刺激長期發展不一定會產生助益。比起假借不同名目來為疫下企業提供補貼,港府更應考慮怎麼才能鼓勵它們加快轉型,特別是利用創新科技在本地開拓新的商機。

此外,國家前年開始提出建構「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經濟「國內國際雙循環」,香港固然必須參與其中,但那是站在國家高度的維度來看,跟各省市本身內部有自己的經濟「大循環」並無衝突。國內不少省市規劃都看到在參與「國內大循環」的同時,還得發展「省內大循環」、「市內大循環」,但是香港大多數人似乎卻只知有前者而忽略了後者。

總而言之,優之良品結業可謂是香港眾多問題的縮影,它首先折射出香港企業在疫下的苦況,但其興衰軌跡也提醒了持續發展必須適應變化,切忌只知向特定行業或外部市場傾斜,而特區政府作為管治者亦得指引經濟發展方向,不能只知社會有困難時提供即時資助補貼,卻沒協助整個社會形成能自力更生的本地循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