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陷經濟危機 香港要以此為鑑

撰文:倪文迪
出版:更新:

日本政府周三(18日)公布首季GDP,與上季環比減少0.2%,與去年同比減少1%,顯示其初步陷入經濟衰退。受到全球央行緊縮風氣、俄烏戰爭打擊供應鏈,以及新冠疫情仍未完全受控等的影響,日本今年經濟仍將面臨多重困難。

日本政府不久前宣布5月將逐步放寬外國旅客入境,結束自2020年起禁止外國人非必要入境近兩年的政策。日本觀光廳周二(17日)公布首批將容許美國、澳洲、泰國及新加坡四國的小型旅行團於5月下旬入境。這對日本疲弱的經濟算是個好消息,也可能為近期處於低迷的日圓匯率提供一定的支撐,但日本經濟深陷結構問題,開關恐怕並不能起到多大作用。

日本經濟欠缺競爭力

日本逐步重開旅遊業,初時旅客數量將有很大限制,短期經濟刺激作用不會很大。長期而言,即使日本旅遊觀光收入回復至疫情前水平,對於挽救日本經濟的作用也很有限。因為日本經濟當下面對的核心問題是工業外流,產業空心化嚴重,而且長遠競爭力難以改善。以2019年疫情前的數據為例,第二產業只佔GDP整體的25%,第三產業則佔70%。而且在餘下的主要工業,包括汽車製造業、造船業、鋼鐵業等,當中不少都面臨長期性下行壓力。以汽車業為例,其佔日本工業生產值近4成比重,僱用了日本近10%的勞動人口。它不單是日本的重要經濟支柱,也是其國際貨物貿易中主要的出口貨物。但日本汽車業由於未有趕上新能源汽車的重要革命進程,正面臨被逐步淘汰的壓力。

近年隨着中國內地及美國政府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政策,日本的汽車出口大收打擊,這亦是造成日本連續8個月陷於貿易赤字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除了汽車業之外,造船業及鋼鐵業等近年亦不敵其他國際競爭者,市場份額被中國及韓國等漸漸取代。這也難怪日本經濟研究中心(JCER)近來的一個研究預測,日本的人均GDP將在2027年及2028年被韓國及台灣地區分別超越,可見日本經濟深陷競爭力不足的問題。

汽車業佔日本工業生產值近4成比重,僱用了日本近10%的勞動人口。(VCG)

發展旅遊業雖然可以緩和國際貿易收入下降的問題,但無法根本改善日本未能與周邊地區競爭力的問題。甚至乎,過度依賴旅遊業可能造成低端服務業比例過重的問題,令整體經濟陷入「鮑莫爾病」。因此,重開旅遊業並不是激活日本經的靈丹妙藥。

日本是香港的前車之鑑

當下日本所面對的經濟問題,不少亦見於香港的經濟上,香港應該從日本的例子中汲取教訓,積極改善本地產業競爭力。在疫情之前,香港與日本經濟同樣都受到旅遊業的刺激而處於小康狀態。香港相當依賴內地旅客所帶來的消費,雖然直接計算於旅遊業的GDP在2018年亦只佔全港的4.5%,不過尚有很多因旅遊業衍生的行業如零售等未有計算在內。

,旅遊業雖然帶來不錯的經濟效益,但卻集中於低端服務業,無法改善香港經濟的質量,也難以提高香港的經濟競爭力。(新華社)

然而,旅遊業雖然帶來不錯的經濟效益,但卻集中於低端服務業,不單無法改善香港經濟的質量,也難以提高香港的經濟競爭力。要不是香港的金融業遠比日本優勝,否則香港可能陷於比日本更嚴重的經濟結構問題。

2019年的社會事件及疫情重挫香港旅遊業,有一些人期望重新開關後,可以刺激香港經濟走出谷底。我們並不反對應該盡快通關及重振旅遊業,但不應誤以為此便足以解決香港的經濟問題。香港必須花更多的精力和資金於發展高增值產業鏈並提升產業競爭力,才能避免日本相似的鮑莫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