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經濟危機 不能守株待兔
政府統計處周四(19日)公佈,今年2月至4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5.4%,比上次調查上升0.4個百份點。而本港期內失業人口增加至20.6萬人,反映就業狀況惡劣,不少市民的生計都受到疫情迎頭痛撃。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評論最新失業數字時表示,預期勞工市場在未來數月應會有所改善,特別是因應疫情減退和社交距離措施逐步放寬,以及政府早前推出新一輪消費券計劃和「2022保就業」計劃,經濟氣氛相信會逐漸改善。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近日在網誌可謂為市民做好心理準備。他形容政府已「預期數字將進一步惡化」,並認為今年香港經濟復蘇動力比預期還要疲弱,惟「只要疫情持續回穩,失業率可望見底及漸有改善」,並呼籲市民毋須過份悲觀。他強調只要待疫情進一步受控,本港經濟仍可望回穩及稍有增長。這些說法都似是政府一貫審慎樂觀之辭,但乍聽之下,卻難免令人憂慮政府只是等待疫情過去而出現的經濟復甦,而從未有全盤考慮過怎樣應付未來幾個月複雜多變的經濟環境。
對經濟前景不能過份樂觀
其實目前最值得政府和社會憂慮的是,到底未來一段時間的經濟形勢又是否能如想像中理想樂觀。畢竟踏入2022年中,環球經濟都充斥着愈來愈多不利因素。不論是美國加息、中國疫情,甚至是環球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問題都並非能一時三刻之間得到緩解。聯合國周三再發警告,指烏克蘭戰爭持續,未來數月可能引發全球糧食危機。目前困擾香港經濟和就業環境雖說仍以疫情為主,但香港作為外向型的經濟體,經濟表現受環球因素所影響,不利因素都正在發酵。可以預期,香港的經濟復甦並非可單靠疫情回穩向放寬防疫措施而出現。若然認為香港經濟會按去年疫後順境出現反彈,那無疑是過份樂觀的預測,甚至有把經濟的展望都寄託在疫情結束、防疫措施放寬,變相有着守株待兔的心態。
相對於政府官員的口吻,社會及市場似乎悲觀得多。上月底就有調查機構發表《未來消費者指數》,發現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近18,000名消費者都出現信心下降的情況。甚至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早前公布第二季有關中小企的營商調查,發現本地中小企深受第五波疫情影響,各行業整體營商信心均出現全面受挫。這些調查就或者反映通漲情況已令消費者消費意欲減少,企業因應消費會預期減少而陸續減慢人手和業務發展步伐。在這個時候,政府其實便應以積極的措施回應市民大眾對經濟前景感悲觀的情緒。
向市場釋放正面訊息之餘
講求政及時推動經濟改革
為促進這一波疫情後的經濟復甦,政府已推出消費劵、保就業等措施刺激市道,這些措施都值得肯定,但現時的經濟環境已非如去年幾波疫情後可以容易重建信心。官員除了持續地向市場釋放正面的訊息之外,讓各行各業都能感覺到政府有穩定經濟的信心和能力,更要有大刀闊斧的經濟政策持續為企業、個人開闢經濟發展的機會,包括推出創業支援計劃等等。而在保障市民的收入和就業方面,政府其實就更不能避開建立和鞏固目前的勞工保障措施。近日法定最低工資水平正在檢討階段,政府有必要採取更積極的保障措施,收窄香港一直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問題,築好社會保障網絡,與市民一起應付未來一段時間經濟下行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