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要因地制宜 城市宜加強合作
近日香港和廣東省各市政府應變對策的差異,成為各地民眾的話題。香港周二(10日)沒有跟隨鄰近城市預早宣布翌日停課,結果周三雨量不至廣泛暴雨級數,符合了天文台的預測。即使粵港澳地區受同一雨區覆蓋,雨勢和其對生活的影響素來也有差別,各地政府應該自主決定,但同時亦值得加強合作。
從實際雨勢看,周三香港不同地區的雨量分布不均,西貢及大嶼山西南區雨勢最大,半日錄得150毫米,其他地區明顯較少。事前香港天文台只預告大雨,教育局沒有制訂臨時措施。相較之下,澳門半天廣泛地區已錄逾100毫米,珠海更有200毫米,兩地政府在前一天預警暴雨和宣布停課。總的來說,三地天氣預測、結果以及政府應變措施配合。反而廣州預早宣布停課,但翌日市區雨量較預期小,後來當地氣象台解釋,廣東沿海地區暴雨雲團像屏風,阻止暖濕水汽到達廣州。
嚴陣以待 各就各位
早在9日,國家、廣東省、香港和澳門的氣象部門已經因應暴雨大範圍來襲,開會討論暴雨對粵港澳的影響,傳媒遂重點報道各地天氣預報和應變安排,讓民眾提高對暴雨警覺性。
過往香港天文台曾試過在暴雨出現後才調升暴雨警告訊號,令民眾措手不及,最近的例子莫過於去年10月8日由熱帶氣旋獅子山迫近而引起的大雨,天文台被批警示太慢。但誠如天文台指出,暴雨難測,雨的落點和發生時間隨機性大。即使發出警報,天文台也只能早十幾分鐘預測大雨位置和強度,愈早發布「虛報」風險愈大。
天文台固然要繼續研發預測時間更長更準確的雨量警報系統,但在技術限制下,市民亦要有心理準備,在季節交接、風雨頻密的日子,要多加留意天氣預報,尤以善用天文台網上自動分區天氣預報,掌握短時間天氣變化。十幾分鐘不算長,但若是把握做好緊急防止風雨雷暴措施,足以大大保護生命。當極端天氣愈趨頻繁,市民的警覺意識亦要相應增加。
合作不應只限氣象部門
今次粵港澳共同暴雨預警,民眾容易把各地氣象和教育部門的訊息拿來比較。香港天文台和教育局的應變措施相對周邊城市少,成為輿論焦點,有家長就曾經在社交平台留言質疑天文台不跟隨粵省市安排,惟事後更多人認同港府不「跟風」。
然而,天氣預測本身就不能「跟風」,粵港澳的地形、幅員、排水系統差別甚遠,各地行政機關和氣象部門應憑數據、準則和經驗作出應變。其實不止災害應變措施,其他治理範疇也要按城市的自身條件行事,例如各城市要致力穩控新冠疫情,但毋須硬套「共存」或「清零」教條原則。
相比盲從,城市政府之間的合作、溝通和理解更為可貴。各地氣象部門共議應對天氣變化,共享氣象資訊是一例。希望各城市可以在此基礎上深化合作,彼此得益,擴大經濟規模。要擴大經濟規模,首要顧及方便人流物流。坊間提議香港國際機場推行一地兩檢,減少內地和海外人員轉機時間,但此舉會加劇機場之間惡性競爭。香港如何擺平各方利益矛盾,令粵港澳大灣區區內五大機場的定位更清晰,達致互補共贏,將是新政府的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