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遇黑雨撲頻 反映的是結構問題?
香港天文台周一(28日)上午8時20分發出黑色暴雨警告,時間正值上班通勤高峰,有不少市民已經在上班途中,甚至已冒著風雨扺達上班地點,導致有不少市民質疑天文台太遲發出黑雨信號。然而黑色暴雨信號發出有一定標準,信號的發出及更換難言任由天文台改變。當黑色暴雨在上班途中掛起而引起一些混亂時,我們可以反思的其實是,香港人的通勤時間是不是太長?
黑色暴雨本來已有一定標準,正如天文台網頁指出,黑色暴雨「表示香港廣泛地區已錄得或預料會有每小時雨量超過70毫米的豪雨,且雨勢可能持續」。天氣本身難以預測,天文台在這標準之下難言可以提早發出訊號,或配合市民上班時間。
更何況,香港人每天花費大量時間在居住地與工作地點之間往來,因此就算天文台有控制訊號發出時間的能力,要它避開港人的上班時段其實也不容易。在公共交通應用程式moovit在2020年進行的《全球公共交通報告》中,香港區數據便顯示本地市民的平均通勤時間為45分鐘,有接近一半市民每日需要花費2小時乘車。假設辦公室上班時間為9時正,天文台的黑色暴雨訊號若要比市民出門時間更早,它便需要至少提早一小時在8時之前掛上,這樣才能讓市民在出門之前就收到暴雨消息。
港人通勤時間長 城市規劃現問題
天文台掛上暴雨訊號後遭批評太遲,這在市民角度或許是天文台問題,但是究其因由,之所以市民要提早出門,天文台難以趕上市民節奏,這其實都源於本港的交通及都市規劃所致。若將惡劣天氣下的通勤問題歸究於天文台,可能有礙了解事實全貌。
港人的普遍通勤距離,其實與其他城市相差無幾。在同一報告上,我們便見港人普遍出勤距離為8.1公里,數據與悉尼、莫斯科、柏林、倫敦等城市相若。但是本港交通工具的效能,其實仍未用盡。例如在上班高峰時段的新界區,便只有其中一個方向會較多人排隊上車,變相所有通往市區的道路、交通工具的承載能力都只能用到一半。本港規劃過於集中九龍、港島,導致大部分人口在高峰時段都是向同一方向出發,同一方向回程。
而周一(28日)的黑色暴雨在上午8時20分發出,在11時05分改成紅雨,市民要一同時間出發上班之際,也導致日常新界地區單邊迫爆的情況更為明顯,紅磡海底隧道巴士站出現長長候車人龍。市民上班需時長,政府的根治之道,其實應是在未來規劃上改變過往傾側於九龍、港島的做法,在新界區覓尋類似洪水橋的合適地點,為新界市民提供另一工作地點選擇。政府著眼的不應只是天文台應該在甚麼時間掛上黑雨紅雨的問題,而是應將視線再放遠一些,看看每逢惡劣天氣下一邊無人候車,一邊迫滿乘車的都市現象,了解到這場暴雨反映的不只是天氣問題,更是規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