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追蹤疫情才能保障公共健康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繼續在本地擴散,傳播鏈難以一時三刻切斷,但社會不能躺平,置老弱者生命於不顧。為了讓衞生部門盡全力追蹤密切接觸者,政府須豐富「安心出行」功能,添加取得民眾出行記錄的功能,市民亦應配合抗疫進程。

法例已經給政府足夠權力取得民眾出行活動資料以供部門分析。私隱專員鍾麗玲周四(10日)的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表示,「安心出行」加入追蹤接觸者的功能,並不違反《私隱條例》。根據條例第59(1)條,與公眾或社會利益有關的健康事宜,可免受限制使用資料的規管。

鍾麗玲。(立法會直播截圖)

添接觸追蹤功能不違法

「安心出行」增加追蹤接觸者功能到現在更見必要。上月初「望月樓」群組的追蹤工作要依靠八達通和信用卡交易記錄等方法才可找回所有顧客,可謂費時失事。正因為Omicron容易傳播,社區容易出現超級傳播。當此情況發生,衞生部門要更快找出並隔離當事人。最簡單增加功能的做法,是實名制「安心出行」,程式上載到訪處所記錄到中央資料庫。

《私隱條例》第59(1)條指出,「在相當可能會對資料當事人或任何其他人的身體或精神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情況下,資料使用者可毋須得到資料當事人的同意而向第三者披露資料當事人的身體健康或精神健康有關的個人資料」。就「安心出行」而言,開發程式的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可以向衞生部門披露用戶感染或有感染風險的資料。鍾麗玲補充,收集的資料是必須、不可超乎適度的,亦要告知使用者收集資料的目的。

追蹤感染漏洞 官民也有責任

私隱專員公署對因健康理由而豁免受限制使用資料的立場一致,早在前年2月疫情爆發之初發已發出相若內容。政府過往不盡用接觸追蹤功能,不是基於法律障礙,主要是因為民間抗拒政府索取大量個人資料,擔憂政府過度收集和濫用個人資料,監察市民日常舉動,當中有人把港府在土地房屋以至抗疫缺失泛化為總體不滿。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表示,「安心出行」加設針卡和「港康碼」等屬可考慮的安排,當局會因時制宜向防疫專家作出建議。(歐嘉樂攝)

但政府有些措施做得差,不代表其他措施亦然。疫情嚴峻,政府已動用大量人手資源抗擊,阻止醫療系統崩潰,維護生命。市民此時應放下前嫌,配合政府抗疫策略。若從權利的層次討論,保障私隱非絕對權利,需要與其他價值平衡。在疫情範疇,這包括他人的生存權和公共健康。因為缺乏行蹤資料而令無辜市民染疫傷亡,是社會的一大損失。進一步說,民眾稍稍放下對私隱的執着,能夠換來早日擊退疫情,各項社交距離限制得以解除,回復行動自由。權衡輕重,益處比壞處大得多。政府可以多走一步要增強大眾信心,主動找獨立機構重新為「安心出行」的資料處理、保安和銷毀資料等程序做審計報告並將之公開。

接觸追蹤一直是本地抗疫的弱項,其根本問題是政府往績差劣。政府當初能夠一早推出含追蹤功能的「安心出行」,抗疫路就可更順遂。就此,政府要汲取教訓,推行所有政策也要按公眾利益行事,提升民眾福祉。市民感受政府的政績後,將會對政府改觀,在判斷政策利弊時會減少猜忌和訴諸陰謀論,更願意顧及大眾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