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未有條件「與病毒共存」
農曆新年長假期剛過去,衛生防護中心周五(4日)疫情記者會的最新數字顯示,病毒在香港社區大爆發似乎已經蓄勢待發。單單是周五就錄得131宗確診個案,創下第五波疫情以來最高紀錄,而且無法追蹤的個案連續幾日大幅急升,顯示社區已經出現多條隱形傳播鏈,加上另有約195宗初步陽性個案,情況令人擔心。
更令人憂慮的是,第五波疫情發展至今,市民在農曆新年期間未有明顯減少親朋間的社交接觸,反而開始出現掉以輕心的跡象。坊間不少聲音以為這波疫情未有如以往般嚴重,儘管不幸確診,對身體的影響亦只是如普通流行感冒,因而深信「與病毒共存」只是時間問題,反而質疑社會反應過度緊張。
姑勿論這種想法是否已經逐漸成為社會主流意見,社會對「與病毒共存」的理解充斥着不少頗為一廂情願的想法,有意無意間忽略了「共存」策略下的先決條件,例如疫苗接種率與重症病患的關係等。假如香港在各項條件仍未成熟下貿然改變現有的防疫策略,其結果又豈是我們能夠承擔?
討論防疫政策前先要認清事實
隨着全球各國的疫苗接種計劃實施已逾一年多,不少政府之所以有空間檢視他們的防疫政策,是因為已經逐步達到相對高的疫苗接種率。不少數據顯示疫苗接種率越高的地區,引發重症病患的比率相對較低,而且死亡個案亦可以維持在較低的水平,這些國家亦因而可以選擇相對寬鬆的策略以應對這場漫長的抗疫戰。
就以新加坡為例,其疫苗接種率已接近九成,而且超過五成人已經接種第三針,因此自去年年底起便有空間採取相對寬鬆的防疫策略。去年5月至今年1月期間,由於相對較高的疫苗接種比率,當地新冠疫症死亡比率維持極低的水平,而且主要來自未完全接種疫苗的人士(1.5%),而已接種疫苗的死亡率更低至0.13%的水平。由此說明,政府改變防疫政策往往不能無的放矢,能否放寬必須根據實際條件而決定。
假如論者把「與病毒共存」說成就是今時今日環球面對新冠疫情的出路,這更是未有留意到「共存」策略在不同國家亦有不同的效果。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在美國,就不難發現當地的「與病毒共存」策略與其他地區的效果分別明顯。當地在疫苗接種率只有64.1%的情況下放鬆了口罩等防疫措施,至今已造成每日平均近三千人死亡,相對新加坡的情況,這種與病毒共存的策略明顯地未有如部份人士想像中樂觀,情況反而更見當局已經無力應對,最終與「病毒共存」只是無可奈何而非防疫政策。
不能因為失去方向而囫圇吞棗
一些人或許認為香港政府以至公共衛生專家似乎難以明確地說明到底香港的防疫政策朝着哪個方向和目標,社會亦因而出現各種「抗疫疲態」,甚至為求盡快恢復正常生活而希望採取「與病毒共存」方案。
但正因為部份外國案例因為已經無力應對疫情,而要無可奈何地與病毒共存,香港更不能失去冷靜的頭腦思考,不假思索地套用了其他地方的防疫策略。即使,有朝一日香港要走上與「與病毒共存」的防疫政策,亦必須細心檢視當中各項條件因素是否已經成熟,否則香港社會必然會因為疫情而承受沉重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