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稱呼防疫國策「始作俑者」不當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本星期四(1月27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向傳媒稱特區政府防疫策略是要「盡快、盡力切斷病毒的傳播鏈,從而達致動態清零」,可是後來回應記者關於「動態清零」定義的提問時,她又表示「動態清零」其實是一個內地的策略要求,甚至還稱自己非此一概念的「始作俑者」,所以無法為當中「動態」二字給出任何權威性解釋,又同時補充指「無謂太計較用何形容詞」。

去年12月11日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解釋,「動態清零」防疫策略的內涵為「一旦發現病例,快速採取公共衛生和社會的干預措施;主要運用中、西醫結合等方法,有效救治患者,防止輕轉重,減少重症和死亡病例」,並且強調「動態清零」與「零感染」兩者不是同一回事。港府雖然為本地防疫策略採了取同樣名稱,卻始終沒有向公眾作出類似解說。

林鄭月娥公布新抗疫措施。(鄭子峰攝)

「始作俑者」多指貶義

林鄭月娥今次用「始作俑者」來形容提出「動態清零」防疫策略的人,該詞出於《孟子.梁惠王上》記載孟子引用孔子的一句話:「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普遍理解該句意思是孔子批評最初創造陪葬人俑的傢伙應該斷子絕孫。接着孟子解釋背後原因是「象人而用之」,亦即人俑作用是要象徵殉葬,認為此舉輕視了人的生命尊嚴和價值,藉此推演「使斯民飢而死」犯錯程度更為嚴重。因此至少從孟子的角度來看,「始作俑者」一詞無疑屬於貶義,而現代人絕大多數用法亦是如此。

當然歷代文史學者對「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句意的解讀尚有爭議,但政治人物日常發言明顯不屬於該類學術討論範疇,因此措詞應該盡量使用當下主流理解才對。前台灣總統陳水扁在2006年5月誤用「罄竹難書」一詞描述環保志願工作者貢獻,時任教育部長杜正勝則試圖旁徵博引為其解話,結果只是令得涉事人等更形尷尬。我們希望香港之後不會有人跳出來說什麼「始作俑者」兼有中性、褒義,從而釀成港版「罄竹難書」事件。

「動態清零」不難理解

另一方面,對於熟悉內地社會政策的人來說,「動態清零」一詞根本不難理解,它的源起亦非為了描述防疫策略。十餘年前中國各地要促進城鎮裏全部成員失業的「零就業家庭」回到勞動市場,那時就已開始用上「動態清零」一詞,即使直到近年依然這樣,譬如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6年的講話便多次談及要讓「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只是這邊的「清零」意指「清除零就業」,而不是現在防疫範疇的「清至零個案」而已。

在促進就業的語境之下,「動態清零」正像當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所說那樣,主要是指「出現一戶、幫扶一戶、解決一戶」,因為消除失業本來就不可能一勞永逸,難免總有個別家庭成員會在某些時間無法順利就業,政府只能盡早給予幫助。防控疫情傳播也是相同道理,人類史上至今僅對天花病毒做到完全「清零」,其他傳染病嚴格來說都是不同緊急程度的「動態清零」。

無論如何,行政長官使用「始作俑者」形容「動態清零」防疫策略的提出者,如果不是她中文水平或國情認知不足的話,那就難免令人產生一種批評中央政策的感覺。固然在「一國兩制」良好運作的前提之下,香港與國家可以有不同社會制度以至防疫策略,然而特首本人假若未盡認同或者理解中央某套政策,卻又堅持繼續放在香港執行的話,這恐怕就變成盲目跟隨、不求甚解,欠缺特區首長應有的自主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