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服務並沒有「大幅度的進步」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周三(12日)接受港台節目訪問時指,在其任內透過每年增加「買位」措施,終於首見整體安老院舍平均輪候時間下降至19個月,並且形容這個數字是大幅度的進步,但強調仍待加把勁。另外他又指過去兩年均已增加「買位」數目,並會在未來兩至三年均會繼續推行,同時要吸引年輕人入行以增加安老業人手。

羅致光所謂平均輪候時間下降至19個月的情況,是指去年3至5月及7至11月間津助院舍、合約院舍及參與私營安老院「買位」近三個月內的綜合數字,但事實上這個數字去年底已經回升至20個月,而且它還未有計及輪候時間更長的護養院宿位。

數字遊戲難掩問題嚴峻

何況抽取年內其中幾個月的低位來做文章,本身就未必足以真實反映宿位供不應求的程度。在羅致光上任前夕的2017年6月30日,護理安老宿位近三個月的綜合平均輪候時間為22個月;而在前年10月與去年6月,輪候時間也曾經有過更低的18個月。不過,正如局長自己所承認的,在他任內這個數字最高峰竟然曾到達30個月以上。

五年過去,在持續「買位」的措施下,整體安老院舍平均輪候時間只有輕微下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當中津助院舍及合約院舍的護理安老宿位平均輪候時間更由2017年6月的37個月,不跌反升至去年12月的41個月,說明局長形容工作有進步只是在自欺欺人,更意味單靠「買位」難以解決現存安老院舍宿位不足問題。

安老措施要多管齊下

政府以「買位」作為解決宿位不足的方案不是不可為,但當過份依賴單一措施,則會令政府處於一個相對被動的狀態,難以更有效率地解決問題。「買位」措施本身亦欠缺受惠者視覺,側重於安置老人,未有就如何提升安老服務質素作出跟進,難以更完善地實踐「老有所屬 ﹑老有所養﹑老有所為」的理想。

政府在2020年6月時通過了200億元撥款,用於購置社福設施,但除了撥款及增設社福設施之外,當局一直都未有主動承擔起營運工作,繼續維持一貫責任外判作風。

為了何更有效及靈活地運用撥款,政府其實可以考慮研究發展公營安老院舍,一方面可以增設更多合格的安老宿位,同時又可以擺脫現在的被動狀態,更可以對現有津助院舍提供服務質素的實際參考,長遠有助提升安老服務質素。同時要提升行業待遇,令更多人願意持續於行業中服務,避免人手不足影響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