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安老政策也要滿足長者非物質需求
長者安居協會周一(22日)於25周年儀式上宣布, 最快會於下年推出「無線現代平安鐘」。新版本設有4G流動網絡功能,無需再依賴固網電話線,並配備可更有效傳送指示的藍芽遙控器,同時用以遙平安鐘的控掛頸式「平安掣」,防水功能亦會加強,即使用家在浸浴時亦可佩戴使用。
同場出席的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致詞時指,香港作為世界上最長壽的地區,面對人口老化問題將會比其他地區更為嚴峻。根據政府去年估算,85歲以上的人口在2041年會達到55萬,即現時的2.4倍,至2061年更會增加至近84萬,安老服務將會是未來的一大挑戰。
政府要吸取平安鐘的成功重點
雖然政府近年有在發展樂齡科技上投放資源,希望可以通過加強居家安老支援,而對強居家安達致更理想的推行效果,不過似乎忽略了平安鐘的成功並非完全建基於科技發展之上,而是服務能針對長者的需要,滿足到長者在物理以外的需求。
平安鐘的主要服務共有五項,分別為守護服務、緊急支援、位置搜尋、預約門診及服藥提示及日常生活諮詢,由偵測用戶活動狀態、追蹤用戶實時位置、協助預約政府門診甚至設定服藥提示及解答用戶日常生活大小事都一應俱存,可謂提供了全方位的看護。
兩特色填補政府服務空缺
而當中有兩大特色服務是現時難以由政府所滿足的。第一項比較為人熟識的服務是緊急聯絡,平安鐘服務中心整合了用戶授權的病歷資料和親友聯絡資訊,倘若發生意外,服務中心可以聯繫親人,並將病歷資訊傳送至醫院,有助加速醫院處理用戶狀況。
其次老人對於關懷需求及如何處理日常事務亦可藉由平安鐘服務得到滿足,根據「一線通平安鐘」2019年至2020年年報的數字可見,接到的緊急求助次數約為30,092宗,而電話慰問服務有超過237,399使用人次,而在年報中的個案分享更是可見用戶對溝通、心靈需求以至情緒服務支援的需求之大。
另外,政府在11月起要求進出政府施的市民必須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對不熟識電子產品操作的長者無疑造成了困擾。而長者安居協會就曾表示,「一線通平安鐘」服務熱線中心接獲關於政府場所使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的查詢個案持續增加,因而擴大支援服務至協助長者下載有關應用程式及解答相關問題,不但凸顯出機構在解決問題的彈性,更是能夠有效地協助長者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政府必須要明白科技終歸只是協助安老服務做得更好的配套,居家安老亦只是安老服務中其中一個大目標,重心長遠仍然需要建基於能夠提供適當服務之上。居家安老的最大目標不應是純粹為了解決現時院舍輪侯時間極長的問題,更不應止於安置老人,而是要做到讓長者能夠安享晚年,在非物質的生活需求上都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