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工陷弱勢 還靠政府解困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政府近年提升了最低工資,但這只能稍稍增加基層福祉,有藝術家體驗港鐵外判清潔工作,大嘆他們欠缺職場議價能力,面對不滿只能忍氣吞聲。與其要求個別企業對員工好一點,更實際的是要求政府繼續改革法規,阻止企業剝削員工,還基層體面生活。

藝術家程展緯在本周三(15日)與清潔工工會召開記者會,揭示港鐵外判清潔工種種辛酸。清理垃圾和排泄物不在話下,港鐵外判商只以法定最低工資37.5元聘用近500名清潔工人,佔全港領取最低工資清潔工的15%。他表示部分車站清潔人手緊絀,繁忙車站一更僅有四至五位人手,小型車站由三人縮至二人,但每名員工工時卻加長,由八小時增至12小時。此外,在去年疫情嚴峻之際,員工仍要自備口罩,現時工友打疫苗沒有針假,沒有抗疫辛勞津貼。

工友接受被剝削

他和工會代表也不滿港鐵清潔工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比不上食環署同行,沒有跟隨政府在2019年推出的外判改革,遂要求港鐵和政府立刻調升時薪,加重外判清潔工作標書的薪酬計分比例至不少於20%,亦要仿傚食環署,在人流高的洗手間設專責服務員,毋須應付車站其他工作。他們同時要求港鐵向工友提供辛勞津貼、充足防疫物資、打針假等措施。

記者會部分內容是程展緯的一手資料。他在上月初起任職其中一家清潔外判商,清潔屯馬綫不同車站,並認為大部分工友已內化了剝削制度。程展緯在記招後收到停工一周的通知,他估計跟公開身份和記者會內容有關,但他認為人人都應該不受恐懼、有權訴說自己工作處境,而且要相信團結可以改變。

一向關注勞工權益的本地藝術家程展緯,在上月起「轉行」至港鐵擔任外判清潔工,每天在站內推著垃圾車來回打掃,以第一身體驗到清潔工的血汗與淚水。(程展緯提供圖片)

清潔工作的合理經濟回報有待學界評估,但無可否認,企業以最低工資或貼近最低工資計算報酬是不公的,因為即使工人每天做12小時,每月工作26天,月薪也是1.17萬元,僅夠糊口,還未計算身心疲憊的代價。

改革勞法才是治本

外界未能得知港鐵招標清潔外判商的詳情。有清潔工工會幹事指兩家外判商以類近條件投得合約,估計港鐵依照價低者得原則。若此估計屬實,政府應履行港鐵大股東的角色,要求港鐵改革標書條款,令承辦商把更大部分的合約價值撥歸清潔工薪金。港鐵以往盈餘豐厚,即使近兩年帳目見紅,仍有相當財政實力給予底層員工較好的待遇。

當然,港鐵乃上市公司,可以維護股東利益為由緊縮員工支出,外界也難以置喙。再者,即使在港鐵和其他公營機構引入條款,還有眾多勞工陷於弱勢,甚至被僱主剝削。因此,要加強勞工保障,根本之道還是政府改革勞工法例,尤其是顯著調升最低工資和落實法定的集體談判權,徹底改善所有基層員工的境況。

+2

當最低工資調升至時薪40、45元,即使企業仍以最低工資支薪,月薪也可較現時高,政府措施發揮保底作用。對於港鐵這等大企業來說,每年額外多花約1,000萬元的薪金仍然負擔得來。而當集體談判權得以確立,勞資雙方可以平等商討工作條件,減少對資方算帳的憂慮。

社會關注清潔工,因為他們付出大量勞力卻未能分享經濟發展成果,不忍被企業剝削,導致在職貧窮。但要終結生活困境和不公,外界不能旨望企業自發自覺善待員工,政府要展現決心魄力,從法規迫使企業提升基層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