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傳播力變種再現 與病毒無法共存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近日,南非等國家出現的新冠「B.1.1.529」變種病毒株引發全球關注。上周世衛組織將其列為「值得關注變種」(variants of concern)並正式命名為「Omicron」。按世衛的官網指出,Omicron變種中有大量突變,初步表明它可能繞過既有免疫造成再感染。至本周一(11月29日)為止,香港也錄得共三宗Omicron輸入個案,打響了本地防疫的警鐘。

Omicron令人回憶起今年年初發現的Delta變種病毒株。雖然現階段未能準確評估病毒的殺傷力,但多國已緊急作出應對,對南非及附近國家作特別的出入境安排,防止變種擴散。新冠病毒過去兩年快速在全球傳播至今亦未平息,出現具殺傷力的變種其實可算是意料之內。Omicorn的出現再令提醒我們,現階段尚未是「與病毒共存」的時候。

圖為11月27日,南非普勒托利亞一間報紙檔,老板正展示着當日新冠肺炎變種病毒的頭版。(AP)

病毒變種比疫苗研發更快

新冠病毒至今全球確診高達2.61億例,而至Omicron為止總共有13個主要變種病毒株(Nu及Xi在命名時被跳過),以Delta為最具殺傷力和傳播力的變種。按研究,Delta的R0值(基本傳染數)為8至9人,而原始的Alpha只有2至3人,Delta比Alpha的傳播力要高出四至六成。現時全球仍在流行的新冠病毒亦主要為Delta變種。

新冠病毒並不像天花病毒,屬於高變種且高傳染性病毒,傳播次數愈多,其變種的可能性就愈高。當病毒仍在全球大流行時,出現一種可與Delta比擬、而且能繞過既有免疫的新變種是有充份可能。因此,不論Omicron是否足以造成很高的傷害也好,只要新冠仍然在全球不同地方大流行,便仍有機會出現新的超級變種。 雖然希臘字母只有24個,但病毒並不認識希臘字母,不會在Omega便停止變種。

疫苗對病毒是有作用的,但單憑疫苗對抗高變種病毒卻存在很多問題。疫苗要追上病毒變種的速度本就並非易事,但比起研究上的困難,更難的是快速地為全球78億人口廣泛地接種。時至今日,各國之間的疫苗接種率仍然極不平均。先進國家的接種率可高達七成以上,甚至有部分已開始接種加強劑,但在爆發Omicron的非洲,整體接種率卻低於6%。

全球多國都在推進接種計劃,而在Omicron看來來勢洶洶的情況下,多國政府更需與時間競賽。圖為2021年11月26日,一名高中生在科索沃首都普里什蒂納的學校內,接種新冠肺炎疫苗。(AP)

現在全球疫苗既沒有足夠的生產力以及統一的分配力量,卻又一邊想像新冠病毒不會有新的變種威脅並慢慢平息下來,尤如測驗不合格卻又期望不被家人發現的小朋友一樣天真和樂觀。

香港仍應專注做好防疫

香港當然沒有力量解決全球問題,但至少我們應該更深刻地明白到,現在還未是放輕防疫的時候。病毒大流行已近兩年,不少人開始談及「與病毒共存」的可能性。不過Omicron再提醒我們,病毒變種仍有具大威脅,輕易地選擇與病毒共存最終可能人命與經濟兩失。

西方各國的例子都已說明,美國這般先進的國家也造成近4,800萬感染、高達77萬人死亡,大流行而且嚴重影響消費、工作意欲,經濟學家相信疫情是破壞產業鏈運作和推高通脹的元兇。而最早嚴格封鎖並成功控制傳播的中國是主要經濟體中表現最好的國家,也用事實說明了控制病毒的好處。

過去一段日子,香港的疫情似乎大致平伏,而且國際上對新冠大流行的擔憂似乎開始消退,令不少人開始放鬆下心情,甚至對防疫政策感到不滿。然而,對病毒威脅的麻木相當危險。去年夏季時候疫情同樣曾出現好轉的情況,令不少人以為可以放下心來,但入冬後不久Delta在全球爆發,香港同樣受到波及。現時又再準備入冬,Omicron雖然尚未進入香港出現大規模的傳播,但其出現非常值得警惕。

隨着新變種病毒「B.1.1.529」的個案出現,為本港已趨穩定的新冠疫情再添隱憂。(資料圖片)

這也表示,政府近日的防疫政策都是有必要的,包括擴大「安心出行」手機應用程式的應用範圍,繼續催促未打疫苗人士接種及開始為高風險人士接種第三針的「谷針」政策,以及收緊入境隔離條件等。嚴格防疫並非只是為了與內地通關,同時也是為了保持香港免於病毒威脅。在真正見到隧道終點之前,我們都應該積極配合以科學的方式嚴格防疫,不應讓病毒有機可乘進入香港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