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手平抑國際油價 中美合作至為關鍵
美國面對日益上漲的燃油價格,白宮在周二(23日)宣佈將從戰略石油儲備中釋放5,000萬桶燃油,並且聯合包括中國、日本、印度等國家在內的主要能源消耗國釋放更多燃油儲備,共同應付環球能源供應緊張情況。
今次是各國首次在油價問題上的合作,被認為是拜登政府銳意聯同中國等能源消耗國藉釋放儲備向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他產油國(OPEC+)施加壓力,並且尋求產油國盡快增加石油產量以應付疫情後環球需求。
油價雖然在消息公佈後未有顯著變化,但各國的合作卻向油組國家發出重要訊息。分析和評論都普遍認為今次的合作代表主要能源消耗國對能源價格已達成共識,長遠有助遏止油價飆升,有助和油組在石油產量問題上爭取更大的議價空間。
戰略石油儲備尤關國家安全
今次美國聯同中國、日本、印度等國家釋放出燃油庫存以應付日益高漲的能源價格,儘管有評論認為各國的措施規模未夠龐大,但是次的行動卻說明各國在關乎國家安全的能源儲備問題上可以合作。尤其是,今時今日的能源儲備相當於國家在應對外來軍事威脅或天然災害的重要措施。
回看美國戰略石油儲備早在1973年全球石油危機後提出,應對因為戰爭或各種原因而導致的能源短缺危機,由總統福特在1975年12月22日簽署《能源政策和保護法案》(Energy Policy and Conservation Act)建立。多年以來,燃油庫存都是美國穩定國家能源供應和價格的重要保證。在2003年的911恐佈襲擊後,美國的燃油庫存規模更進一步擴大至今日7億桶的水平,據估計足夠應付美國在失去燃油供應鏈三年的總進口量,被形容為關乎美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能源措施。
至於中國以及其他國家,它們的能源儲備更是牽涉多個層面的國家安全和穩定。例如中國近年尋求能源自主和安全,自2007年起便提出建立更大型的燃油庫存以應對能源短缺的危機,並且交由國家戰略石油儲備中心協調監督,目標建立18.5萬億加侖的庫存,分佈在大連、青島、寧波以及舟山等地區。
有指現時中國的燃油庫存仍然未能達到國際能源署提出的90日能源儲備,但在近年愈趨緊張的中美關係背景下,中國在白宮公布釋放石油儲備後表示,將根據自身實際及需要投放國家儲備原油,就說明合作空間始終較鬥爭多。
合則兩利 鬥則俱傷
而在今次各個主要能源消耗國要應付的除了是急增的需求外,亦包括石油輸出國組織在石油增產問題上的態度。自各國經濟活動逐漸恢復以來,石油輸出國亦拒絕大規模增加產量以應付需要,油組以各種理由堅持只願意逐步增加產量。而現時的油價已飆升至過去七年以來的最高,更是令產油國失去增加產量的動機。此時中美兩國共同行動,有如帶領各主要能源消耗國向油組發出重要警號,表明不會容許能源價格持續上升。
本質上,能源短缺問題是需要各國合作應對的全球治理問題。而要解決這些問題,不可能依賴一兩個國家的措施和行動,而要集合多國的力量發出重要的訊息。這些行動不但是協助美國解決國內的能源短缺的問題,亦同時是為了中國的電力供應。因此全球面對的問題往往不可能是零和遊戲,關鍵往往都是在於大國如何達至合作共嬴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