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終須通往對話之路
中國及美國政府周三(21日)公布,美國副國務卿舍曼(Wendy Sherman)將於周日(25日)至周一(26日)訪問中國天津,與外交部副部長謝鋒及外長王毅會面。
美國國務院上周四(15日)公布,副國務卿舍曼將於7月18日至25日訪問亞洲,行程包括日本、韓國和蒙古。在地理位置上,日、韓、蒙三國與中國毗鄰,在雙邊關係上,中美需要對話的議題相當多,因此外界一直關注及追問舍曼的亞洲之行會否包括中國在內。惟直至本周三,美國國務院及中國外交部才公布,舍曼將於7月25日至26日訪問天津。
時間、地點、人選的考慮
除了公布時間相當遲之外,地點也值得留意。舍曼作為副國務卿,即美國外交的第二把手,官式地位不會低。其此行訪問的東京及首爾皆為首府,但訪問中國的地點卻不是北京,而是天津。雖然外交部解釋主要是出於防疫安排,但中美在安排的過程中磋商了什麼,也不免耐人尋味。在中美關係方面,上周美國才就香港問題制裁了多名中聯辦官員,以及指控中國的網絡攻擊活動。舍曼訪問中國之行遲遲未能成事,或許與兩國自3月中美高層阿拉斯加會談以來關係惡劣的背景有關。
但值得留意的是,3月阿拉斯加會談中,美方代表包括國務院的布林肯、副助理國務卿Jonathan Fritz、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沙利文、 Laura Rosenberger等人,並不包括舍曼。事實上,舍曼在奧巴馬政府期間任職國務院時,負責的主要是伊朗核談判及朝鮮問題。故此舍曼此行作為拜登政府上任以來訪問中國的最高級別官員,與主管中美關係的外交部副部長謝鋒及外長王毅會面,很可能是為更高層次的對話鋪路。
毋庸諱言,在台灣、香港、貿易、敏感科技等問題上中美持續角力,但正如今個月時值基辛格秘密訪華五十周年,而明年2月21日,亦即北京冬季奧運會閉幕後翌日,亦為尼克遜破冰訪問中國的五十周年,中美兩國不但會考慮是否要藉此機會作記念表態,而半世紀前的破冰外交亦的確提醒了我們,出色的政治家是足以突破矛盾,影響着中美歷史的走向。更何況在中美作為世界大國的結構格局上,它們有更多的理由是走向對話與合作,而非對抗與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