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虐普遍待遇不佳 外傭不應成現代奴隸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近日香港發現多宗外傭懷疑被虐待事件。先是菲律賓女傭Eden舉報被掌摑、虐打,後有印尼女傭Ina控訴被男僱主用釣魚工具襲擊受傷,周二(29日)亞洲移居人士聯盟召開記者會,再有三名外傭控訴被僱主施虐,其中印傭Putri與Selly更指控被男僱主性侵犯,甚至被女僱主要求強制墮胎等。

比起這些已經揭發的虐待事件,更加結構性問題的是相關數據至今缺乏。在過去幾年,當被問及外傭被虐個案的舉報數據時,勞工處、警方及入境處皆回應稱沒有備存相關統計數字。

揭發個案或僅冰山一角

爲數不多可以獲取的官方數據,是在立法會質詢中,警方提供的在2012至16年間,已經提出檢控的外傭被僱主或其家人暴力對待的案件數字。這五年共166宗相關檢控個案,然而這僅僅是已檢控數字,只代表冰山一角。

外勞事工中心(MFMW)調查研究指出,2020年外傭受虐個案較2019年升44%,當中98%面對長時間工作,不少人日做11小時。不僅工時長,外傭普遍的受僱條件也相當苛刻。在外勞事工中心2017年的一份調查中顯示,10%的外傭沒有獲僱主按照標準合約所訂明的條件提供床鋪,43%受訪者沒有自己的房間,更有不少人住在壁櫥、厠所、屋頂等地。可見外傭面對的不僅是暴力虐待的問題。

外勞事務中心社會關係主任唐曉昕表示,曾有調查發現2020年受虐待外傭個案上升2.8%,性侵犯增加3倍,而九成以上都有超時工作的情況,呼籲港府關注。(資料圖片)

外傭受虐 羅致光倡貸款解決

近年所謂的外傭保護工作集中在設立有更多外傭母語傳譯服務的24小時電話專線、增加外傭專題網站的語言選擇、加強宣傳和教育工作,以及鼓勵外傭舉報個案和協助檢控工作。顯然,這些工作難以起到主動介入的作用,更難以改變受虐案件難被揭發的根本問題。外傭絕大多數都必須與僱主同住,如何揭發虐待問題就成關鍵。例如政府可設立工作組,主動聯絡外傭進行定期訪問,也能更主動地防範虐待問題。

同時,外傭自身配合隱瞞多是因為害怕失去工作,難以承擔經濟壓力。而「兩星期規定」,即外傭必須在合約完結後兩星期內重新獲聘,否則必須離境為外傭選擇啞忍推波助瀾。然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既不去思考如何主動介入,讓外傭受虐更容易別察覺解救,也不去思考如何提高外用的議價能力,而是「天才」地提出由外傭來源國的銀行,透過其在港的分行,為本國的外傭提供低息貸款,以減輕外傭的經濟負擔,讓她們不「會因害怕失去工作而強忍不公平對待」,更表示由於主動權在來源國,雖至今仍未有明顯的進展也愛莫能助。

香港有40萬左右的外傭,他們協助本港家庭料理家務及照顧家中老幼,從而釋放本地勞動力,對香港的經濟發展有重大貢獻。(李澤彤攝)

反思平等、尊重的僱傭關係

羅致光既然知道經濟壓力是外傭強忍不公的原因,為何不選擇提升外傭議價能力,從根本解決問題?實際上提升外傭的議價能力並不是什麼天方夜譚,韓國和台灣現在是以外籍技術性勞工而非外佣身分輸入印度尼西亞女性勞工,聘他們為廚師、管家、保姆等,待遇保障更佳。下藥不對症,這不禁讓人聯想到面對疫情下的民困,政府不設立失業援助金,只設立事業貸款的作法,令人質疑政府究竟是無心還是無力。

某程度上,低於最低時薪水平,被排除在各種勞工權益保障外的外傭可謂香港為發展自身經濟而對他人的剝削。正如2014年香港爆出轟動國際的印傭受虐醜聞時,美國《時代》雜誌諷刺「印傭是香港的現代奴隸」。香港應該直面對外傭群體權益剝奪是香港文明的污點,更應反思社會中外傭的敵意和不尊重。在不少有關外傭的討論中,甚至是外傭被虐打的新聞下,不少香港人都抱持著這些外來者「手腳不乾淨」又或「不能忍受就回鄉下去」的高傲言論。這些言論既偏見狹隘,又未能真正理解平等的僱傭關係和尊重受僱者。因此,政府需意識到,統計、政策上不再忽視外傭群體,拿出切實地關注和具體的權益保護政策, 不僅是在保護外傭群體,也是在帶領社會反思,保護香港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