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需要擺平的不是對歐或對華貿易
毋庸置疑,美國總統拜登積極地修補了特朗普四年製造的外交裂痕。其近日在布魯塞爾與歐盟領袖舉行峰會期間,更攜手宣布解決了長達近17年、美國波音與歐洲空中巴士之間的貿易爭端。然而,對於美國重振實力而言,需要做的遠不只於此。
一般印象或許以為特朗普上任總統後,美國政府才與歐盟產生貿易糾紛。但其實早在2004年,美國已指控歐盟成員國補助空中巴士開發商用飛機,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訴訟。而由於波音公司也受益於美國政府的補貼及合約,因此美國和歐盟分別獲得世貿批准,可以因此向對方徵收報復性關稅。
美國聯歐抗中
美國和歐盟現在同意暫擱加稅五年,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形容雙方「在飛機問題上從訴訟轉向合作」,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則表示,雙方要聯手對抗中國的威脅。其所指的中國威脅,無疑就是中國商飛。此國營企業在「中國製造2025」戰略中扮演重要角色,旗下C919將在今年稍後時間投入使用,與波音737和空中巴士A320系列直接競爭。
然而,不論對歐加徵關稅,或是聯歐抗中策略,這是否足以鞏固美國經濟實力?《金融時報》副主編沃爾夫(Martin Wolf)近日一篇批評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文章便提供了不少啟示。
沃爾夫引用數據指出,以2019年總貿易佔GDP比率而言,比利時、荷蘭、奧地利、德國等歐盟國家皆遠高於美國,「毫無疑問,美國經濟不平等,而且愈來愈嚴重,勞動表現不理想,壯年就業率愈來化落後大部份G7國家。但這現象不能歸咎於貿易,因為美國的貿易不及其他國家開放,甚至遜於日本。真正原因包括了創科業的新興財富,也因為經濟中的尋租活動,以及對收入及勞動的支援不足。」
政治領袖不諳真相?
若然沃爾夫的推論可靠,那美國政府要做的是經濟再分平,透過對科技企業課稅以支援勞動人口,提過政策打擊尋租和食利活動。對外的貿易操作或許不是一無是處,但怎也稱不上是對症下藥,遑論根治問題。但若然數據如此清晰,報章評論也能指正,美國政府又怎會不知道?
或許,這就跟世界各地許多政治領袖一樣,他們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真正問題,而只顧找稻草人、代罪羊,仿佛將責任都推到別人頭上,問題就可以解決一樣。美國的經濟問題如是,香港的管治問題某程度上也如是。回歸將近24年,反修例風波也過了兩年,但香港人的生活方方面面也未見好轉。在此時,官員要繼續歸咎於別人,還是反躬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