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產業鏈「去中國化」遇困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中美貿易戰以加上新冠疫症爆發,西方國家關注經濟全球化下產業鏈的安全問題,美國以及一些親美的西方國家近年試圖利用各種手段減少產業鏈中對中國的依賴。不過,近來的兩個數據反映,即使美國以國家安全等眾多名目推動產業鏈去中國化,但成果似乎並不明顯。

美國知名企業蘋果公司(Apple)上周公布了其2020年的供應商名單,當中包含的公司共佔蘋果在原料與生產上98%的花費。《日經亞洲》於周三(2日)公布了其對此名單的統計並發現2020年名單上的中國內地公司比起兩年前有增無減,更超越了台灣成為名單上最多公司所處的國家地區,繼而指出即管美國發動了貿易戰以及使用眾多手段試圖將美國產業鏈移離中國,但成果卻明顯不甚理想。而貿易戰聲稱要將製造業帶回美國,但名單上的美國公司卻愈來愈少。從蘋果這個例子而言,貿易戰可謂達不到其目標。

蘋果供應商中國公司最多

到底蘋果是孤例還是反映普遍現象,略早之前的另一個數據似乎有助了解。今年1月開始,美國以中國新疆強迫勞動為口實,單方面宣布對中國制裁,禁止進口新疆出產的棉花及番茄。然而,在高調的「新疆制裁」之後,中國海關於4月底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對美直接出口額達6,44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3%,即使比沒有疫情的2019年也增長46.5%。即使這當中可能包括一些企業在禁令生效前趕入口而增加了部分的出口數據,不少觀察也指出,市場似乎並不太在意美國政客的政治議程,仍然遵守經濟理性行事。

《日經亞洲》在有關蘋果供應名單的報道中指出,產業鏈難以擺脫中國的原因除了因為中國公司能滿足如蘋果這般高的品質要求之外,歸底究柢主要仍是因為其價格相當「具競爭性」。在市場法則之下,大部分公司並仍然重視價格這個市場的黃金法則。

特朗普(Donald Trump)任內欲通過貿易制裁減低美國對中逆差,到頭來逆差反而不減反增,從2018年數據可以明顯得知。圖為2016至2020年間中美貿易額與逆差值。(黃雅慧/多維新聞)

政治難以影響產業鏈結構

近年美國對國內製造業流失、貿易赤字等問題的焦慮日益嚴重。政客將問題歸咎於中國的「不合理競爭」,指斥問題是由於中國補貼產業而造成,又或是攻擊中國有勞工權益問題,以「關注勞工」為名目非議中國。

不過,以美國的經濟水平而言,在自然法則之下根本無法與中國進行價格競爭。經典學派經濟學家亞當斯密(Adam Smith)早已指出,富有國家會令其生產成本增加,最終國際間的財富差距會通過貿易慢慢收窄,因此沒有國家可以永遠佔有更多的財富。這其實是經濟學基本而淺白的道理。即使中國的經濟總體量與美國已相當接近,但按人均GDP計算,美國仍然是中國的數倍以上,因此美國的製造業在理論上是沒可能與中國進行價格競爭。近日,美國口罩生產商發聲稱難敵中國同行的競爭,公開警告指未來將有倒閉潮,正好反映了當不涉及一些高科技時,中美在製造業上存在巨大的成本效應鴻溝。

在全球化生產的趨勢下,美國的經濟制裁是一記自傷傷人的七傷拳。圖為新疆工人在工廠勞動畫面。(Reuters)

用政治手段干涉經濟行為,歷史上多次證明並不有效,例如日本在江戶時期由於米價下跌,以米為主要收入的武士生活日子困難,有些甚至債台高築,幕府曾經推出過一些補救措施,但由於這些措施違反了基本經濟原理,最終仍然失敗告終。幕府曾經推出過數次「德政令」,以行政措施強迫商戶取消武士的借款,但這後來引致商戶不敢再借款予武士,反倒令有需要的武士生活更困難。另外,幕府又曾推行政令規定米價防止其下跌,以為可確保武士的生活質素。不過,這最終迫使其他物品的物價出現惡性通脹,結果米價仍然追不上通脹,武士生活愈發困苦。

當然,除了行政強制措施之外,美國政府可以以補貼、關稅保護主義等比較經濟的手段干涉市場運作達到將產業鏈移離中國的目的,但卻不無後果。例如,保護主義會推升通脹、補貼會加大國庫支出。通脹與赤字都是美國當下最為嚴重的經濟問題,美國能有多大空間針對中國產業鏈作攻防戰也存在疑問。也可以說,產業鏈發展的關鍵,仍然在於經濟性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