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重新制憲 有望結束新自由主義體制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2019年10月智利因首都聖地牙哥爆發反對地鐵加價30披索的連串示威,遭到警察強烈鎮壓後而引起全國多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並將矛頭直指者皮諾切特軍事獨裁統治沿用至今的憲法。右翼總統皮涅拉(Sebastián Piñera)為平息民怨,拉攏各大政黨簽署《社會和平與新憲法協議》,決定重新制憲。上月中的舉行制憲大會選舉,左翼及素人政黨便取得大選,橫掃得會內155席中之過半議席,有望結束統治智利四十多年的新自由主義制度。總統皮涅拉在周二(1日)的國情咨文中亦表示尊重民意,呼籲各方勢力摒棄以往的鴻溝政治,互相聆聽及對話,方可令協議成功,並為智利締造更好的將來。

智利自1818年脫離西班牙殖民統治獨立以來,先後共有九部憲法,其中1925年憲法開創出總統制的民主共和政制,並一直沿用至1973年為止。1970年左翼社會黨的阿連德(Salvador Allende)當選為總統,其計劃推行國有化、擴大免費教育、提高勞工權益等挑戰智利既得利益集團的權勢,引起右翼把持的國會及司法界不滿。其親蘇傾向亦觸動視拉丁美洲為後花園的美國神經。1973年在中情局支持下,皮諾切特為首的軍方發動政變罷黜阿連德,自此智利進入長達十七年的軍事獨裁。在皮諾切特治下,智利亦成為佛利民等美國芝加哥學派的實驗場,雷厲風行推動市場自由化、廢止關稅、取締工會、私有化社保制度及國營企業。

2019年11月28日,智利聖地牙哥,衝突期間,示威者以木柀抵擋警方水炮車。(Fabio Bucciarelli/《快訊雜誌》)

中間陣營成和解關鍵

智利的新自由主義政策的確令國內經濟短期內急速起飛,卻令國內貧富懸殊日益加劇,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中經濟最不平等的國家。智利全國1%的人口竟控制26.5%國家的財富,相反有一半智利人民卻僅獲得2.1%財富。食水、退休金、醫療、教育等基礎民生設施均在右翼政府下變成資產出售,令平民生計百上加斤。皮諾切特1980年頒佈的新憲法亦嚴重傾斜私人企業,並對勞工權益大加限制,又禁止政府出手干預市場以解決社會的不平等現象等。智利在皮諾切特1988年公投慘敗下台後雖過渡至民主政體,然而在右派及中間偏左的統治階層輪流執政下,皮諾切特時代的憲制依然大體不變。

隨着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新自由主義不受制約的市場極端膨脹已暴露其嚴重缺乏,智利國內的經濟不平等及生活指標尤其嚴重,首都聖地牙哥的樓價高企、地鐵價格更為全個拉美中最貴。當政府宣佈加價30披索時當地學生便發起跳閘行動抗議,而警方進入地鐵站及車廂追打示威者的片段,更令全國震怒一發不可收拾,最終演變為席捲全國的大型示威,更將矛頭直指長年壓在智利人頭上的新自由主義體制,直指「不只為了30披索,而是過去的30年!」總統皮涅拉為疏導民怨,亦最終達成跨黨派的《社會和平與新憲法協議》重新制憲以達至社會和解,並正式擺脫皮諾切特新自由主義獨裁統治的陰影。

此次制憲大會亦締造了不少創舉,如新規定下使兩性制憲代表人數均等,大增女性在參與新憲法的話語權。另外七名性小眾代表晉身大會,亦激起當地性小眾平權的進展,周二皮涅拉便於國情咨文承諾重推耽擱多時的同性婚姻法案。雖然制憲大會由共產黨、年輕素人主導的廣泛陣線、原住民代表、女權及環保份子等組成的左翼陣營控制,皮涅拉的右翼陣營甚至喪失三份之一的否決權,但左右兩派仍須爭取由社會黨主導的中左陣營,故此必須摒棄皮涅拉所指的鴻溝政治。而可締造今天大和解的局面,亦不少得皮涅拉肯放棄強硬鎮壓示威,改以以聆聽及對話平息事件,否則民怨仍舊和解不成,又何談改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