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帶頭提供疫苗假期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本星期二(25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出席行政會議前回答記者提問,重申希望本地盡快達致「清零」與提升疫苗接種率,但就提供接種誘因一事僅稱「會考慮讓公務員接種後享有假期」,對其他以現金或實物形式鼓勵疫苗接種的建議更是直接否定,認為「這不太適合由特區政府提出」。

直至林鄭月娥發話當天,疫苗接種計劃僅為約127.8萬名市民接種了220萬劑疫苗。過去幾個月來,政府為了鼓勵更多市民接種疫苗,先後推出與新加坡之間的「旅遊氣泡」、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的「疫苗氣泡」及復辦郵輪「公海遊」,可是「旅遊氣泡」並未成行、「疫苗氣泡」效應已過,郵輪「公海遊」效果則有待觀察。

放假可兼顧個人及社會健康

日前愈來愈多本地僱主表示願意給予接種了疫苗的員工有薪假期,例如香港賽馬會便宣佈容許員工最多申請三天的「針後假」。這種安排對僱員、企業及社會均有益處,因為接種者需要獲得充足休息時間以觀察有否不良反應,而企業及社會在多一成員免疫後可以減低傳播病毒風險,完全可謂百利而無一害。

其實早於接種計劃啟動之初,輿論已經有意見認為應該容許接受疫苗注射的傭員支取有薪假期,然而個別私營公司在欠缺法律強制下未必會作此一安排,而醫生方面亦強調只能根據個別接種者的情況批假,可見「針後假」的最終責任仍在政府身上。惟政府不但沒有立法,連公務員的疫苗假期也沒有全面推行,至今尚在考慮階段。

公務員「針後假」安排慢人一步

況且西方國家之所以能比香港達致較高的接種比率,原因之一正是它們的政府肯提供法定保障的「針後假」,像英國政府部門工作指引本身便容許公務員領取帶薪休假預約去接種疫苗,美國紐約州亦通過法案要求一切私人企業須向接種疫苗者提供四小時的有薪假期,而加利福尼亞州在顧及中小企的需要後則將類似措施限定在僱用26人或以上的僱主。

反觀香港,林鄭月娥現在不但沒有加緊立法,但又呼籲全港的傭主「趁此機會鼓勵香港市民接種疫苗」,有如將應由政府承擔的鼓勵接種責任轉嫁社會。但本港最大規模的僱主明明就是港府本身,因此作為行政首長的林鄭月娥自己依然須設法鼓勵政府僱員接種疫苗才對。既然公務員「針後假」尚在「考慮」當中,只怕難以呼籲私人企業的傭主先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