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模範生台灣失守 檢測與疫苗兩必需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被譽為防疫模範生的台灣過去一年多疫情防控相當優秀,近日爆發當地迄今為止最為嚴重的本土個案增長。從周六(15日)起確診人數屢創新高,單日本地個案從180宗到206宗,再到周一(17日)的333宗,三日共增719宗。防疫模範生突然出現疫情反彈,除了說與當地具體的社交距離防控調整有關,更令社會再次聚焦疫苗接種的問題。而台灣此次的疫情,也可以看成是世界防疫過渡階段的一個典型案例,值得香港深省。

自4月底華航貨機機師在一家防疫旅館爆發群聚感染事件後,當地疫情逐漸惡化。台灣當局除了在上周將的疫情警戒提升至第二級,周六又宣佈需要「更大更強更即時規範」的措施來控制疫情,將台北市和新北市的防疫級別提升至三級,禁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聚會,並關閉全台灣的休閒娛樂場所、健身中心等,廟宇停止進香及舉行相關宗教活動,教會亦要落實社交距離等措施。

台灣再爆瘋狂搶購潮,現場照片曝光。(爆料公社授權使用)

應檢未檢破防 疫苗關乎未來

此次疫情爆發的源頭,在於對機師隔離檢疫政策是否足夠嚴格,但檢測不夠同樣是問題所在。台灣疫苗接種率低,仍依靠社交防控為主。而社交防控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普及檢測,盡早找出潛在患者,切斷傳播鏈。然而台灣政府公告的檢測量能是每日16,000件,相對於全台二千多萬的人口來說,一旦出現疫情根本無力應付。在疫情發生後,周六台北及新北疫情警戒雖然升至三級,台北萬華區域仍只檢驗525人,當日也未做到對所有抵達台灣的人士進行檢測。

而台灣破防的另一個問題,則在於疫苗接種率低下。台灣在3月22日開始實施公費疫苗注射,其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4月陸續擴大公費注射的涵蓋對象,又開放自費預約注射。即便是自費接種,每人每劑也只收取掛號費、診察費、注射費共約新台幣500至600元,費用低廉親民。然而即使如此,台灣疫苗接種率依然低下。在其2357萬人口中,目前接種了18.6萬劑,即每百人口中的接種比例只有0.79,遠低於世界平均的18.59,香港的25.18,更不用提與英美相比。

台灣疫情再爆發,圖為5月12日台北。(路透社)

往績影響防疫不力?

看起來的掉以輕心,相信與台灣本土防疫控制成績不俗不無關係。過去,台灣經常保持本土零增長,或偶有個案的成績,因此,即使台灣唯一進口的疫苗英國阿斯利康(AstraZeneca)在過去數月只傳出少數血栓事件,大部分民眾仍是不願在目前自認安全的社區環境下,去嘗試疫苗接種可能帶來的風險。

過去社交管控成效不彰的美國、英國等社會,更願承擔疫苗接種風險,逐漸開放交流,疫情向好發展。而過去依賴社交限制的社會,則普遍缺乏接種疫苗的積極性,不僅容易受外來輸入病毒的影響,也容易在後疫情階段的開放中落於人後。但封關不是長久之計,隨著國際交流的逐步開放, 疫情輸入風險將只增不減,若以社交防控為主,只要稍為鬆懈則會疫情重啟。因此,當全球的疫苗接種速度極不平衡時,過去的優等生也可能落後於人。

台灣疫情再爆發,圖為5月12日台北。(路透社)

此次台灣本土爆疫,也給香港上了寶貴一課。對於過去社交防控同樣成績不俗的香港來說,社會更應思考,注射疫苗與否不能只看眼下的防疫是否有需要,更要長遠地考慮到社區未來開放,國際交流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