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年代》——給大家推介一部電視劇|于品海

撰文:于品海
出版:更新:

剛看完了內地電視劇《覺醒年代》,它是少有能夠真實反映歷史,特別是有關中國共產黨成立歷史的電視劇。內地拍攝過不少同類型的電視劇,我看過一些,但從來沒有像這一次看得如此津津有味,更沒有像這一次觀看那樣一氣呵成。最讓我有所感觸的,是它能夠讓像我這樣算是對這段歷史有所研究的人從學術上和政治上認同。

對於香港人,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既遠在天邊、亦近在眼前的現實,但沒有太多人願意,甚至是敢於去了解它,或許這就是長時期身處十字路口,止步不前,甘願尋求片刻安靜的人的困境。香港回歸了二十多年,中英談判已經過去接近四十年,對於成立超過七十年的新中國,香港人從來無法置身事外,又如何可能不知道中國共產黨是香港歷史、現狀、未來的決策者?事實上,任何熟悉中國過去一百多年革命歷史的人都知道,曾經是英國殖民地的香港,由於其獨特地位,一直都是中國近現代變化中若隱若現的存在。在今天,特別是經歷過2019年社會騷亂和「港獨」的干擾,香港不能繼續逃避,不去認真認識自己的國家,更無法不去認識它的執政黨。《覺醒年代》正是讓人快速認識的起點,因為它是符合歷史脈絡的紀實作品,我誠懇推薦它給所有香港人,特別是那些積極思考香港前路的年輕人。

快速認識中國共產黨的起點

我自己曾經在北京大學用了六年多時間研讀博士課程,主要內容是中國的現代思想,當然也就包括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同時用了不少時間研究西方哲學和中國的傳統思想。我一生從商,卻沒有離開過書本,但無論如何也無法如專心在北京大學讀書那般更能夠滿足自己對國家與世界的思考。能夠進入北大,自然是我人生中最佳的選擇。然而,要講明白中國近代思想的發展,以及這個國家如何應對它歷史上的最大挑戰,卻一直存在不少現實障礙。當然,每個時代都存在自己的問題,中國過去一百多年本來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所經歷過的最艱苦時代,它的問題能少嗎?但是,這個身為人類文明偉大搖籃之一的古老民族,並沒有被困難輕易扳倒。我在北大的經歷很好地幫助自己找到了現實與歷史之間的辯證關係,更適切地掌握了實踐與理論之間應有的聯繫。《覺醒年代》正是以北京大學在上個世紀早期的新文化運動為主軸,任何人看完這齣電視劇,想必也能體會我為什麼如此重視自己在北大的讀書經歷,重視現實與歷史、實踐與理論的相互作用。這種重視同樣應該被香港今天的年輕人採納,因為現實與歷史、實踐與理論如何掌握,也是他們認清香港前路所急需的武裝。

其實,不僅是香港人,世界多數國家也未真正認識現代的中國,不認識它究竟屬於什麼樣的文明、中國共產黨究竟是什麼樣的政治組織、它的信仰又是什麼。在缺乏認識的情況下,誤解容易發生,這是任何新鮮事物都可能遭遇的對待。就像法國大革命,當時的統治者無法理解革命黨人為什麼違背傳統,甚至如此粗暴,將法國皇帝都送上了斷頭台;美國的獨立革命差異不大,美國人當時認為自己幹了偉大的事業,推翻了英國人對北美洲的殖民統治。既然如此,為什麼當中國共產黨做了相類似的事情,趕走了侵略者,消滅了阻礙公平正義的既得利益階層,這些自認為領導革命傳統的歐美政權竟然認為它大逆不道,傳播歪理邪說?如此荒唐的傲慢與偏見,難以言表。事實上,美國的獨立戰爭是不同政見的歐洲人分贓不均的結果,他們之間搶奪的就是殖民者從殖民地獲得的利益,強盜都可以成為道德的裁判官,這才是荒謬之所在。

在不同時期,由於歷史背景和時代現實的差異,論中國共產黨還是中國,都需要不同的變化或革命,這個道理很簡單,卻在過去一百年被歐美政權不斷妖魔化。當我們重溫《覺醒年代》引領大家去認識的中國共產黨如何誕生的那段歷史,只要不帶偏見,開放認識,就能夠明白中國共產黨為什麼最終能夠取代孫中山的國民黨,最終成為中國的執政黨,也能夠明白它是如何改造這個古老民族,讓它逐步成為現代化強國。當然,就好像任何歷史轉折,沒有改變是一蹴而就的,更不可能是一帆風順。

不僅是香港人,世界多數國家也未真正認識現代的中國,不認識它究竟屬於什麼樣的文明、中國共產黨究竟是什麼樣的政治組織、它的信仰又是什麼。(Getty Images)

用真實脈絡說明「覺醒」

一些人認為,香港亦身處「覺醒」中,我某程度上是同意的。但如果覺醒只是一種感覺,而且是憑着感覺去選擇自己的信仰,甚至基於錯誤的認識而做出暴力的政治行為,那就是愚蠢的,既解決不了問題,更模糊了方向。年輕人對某些主張產生衝動實屬正常,就好像早期的毛澤東也是在無政府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徘徊,但如果政治領袖長時期毫無批判力,將執迷不悟理解為擇善固執,那就是勝利者和失敗者的差別。當時的胡適和李大釗就是很好的例子,前者成為政治笑話,晚年落魄,後者光榮就義,成為被敬重的歷史開拓者。

中國共產黨已經成立一百年,今天的中國也非昔日可比,然而,一直到今天,這個政黨依然被不少人懷疑。保守者認為它撕毀了中國久遠的文明,西化論者認為它並非現代政治的楷模,我從來都不認同這些觀點,但中共亦從來沒有很好回應這些質疑。原因很簡單,中國共產黨的官員長時期都是政治先行,不少人對道路的信心亦不足,對質疑缺乏適當的批駁,造成對來自保守派和西化派的指摘顯得毫無招架之力的窘態。可以說,中共體制的教條僵化窒礙了歷史的完整表述,而這一次《覺醒年代》很好地回應了質疑,它並非一百年之後的生搬亂砌,而是有着清晰的歷史脈絡。當年,反對改革、支持革命的陳獨秀和李大釗並沒有否定中國的傳統學問,更不是盲目的激進派,他們反對的是一些人將傳統思想中的糟粕視為中華文明的核心,打着傳統之名做倒行逆施之事:他們反對借尊孔來維護封建傳統的政治行為,而不是否定中國人的文明積累,劇中透過對保守派如辜鴻銘、林紓的中肯描述,作了很好的註腳。同樣地,他們否定了當時以胡適為首的「全盤西化」,拒絕改良式的妥協政治,追求更徹底改變社會結構,完全不接受美國的偽善政治,最後選擇以人民共同利益為首要目的的庶民政治,將馬克思的政治理論和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作為建立中國共產黨的道路參考。這不是為激進而激進,更不是樂於犧牲,而是經過科學判斷社會狀況之後的革命道路選擇。

這齣電視劇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劇情,它刻意強化了當時陳獨秀是如何說明中國共產黨與俄國共產黨之間的「朋友」關係,而不是什麼從屬或結盟關係。我不知道這段對白的歷史真偽,但中共的黨史很好證明了它在建黨時是如何在強弱懸殊關係中保持自己的獨立性,熟悉十九、二十世紀之交中國歷史的人都意識到那是十分寶貴的政治立場。這是難上加難的事,就算在今天,香港從政者也未必能夠看明白國際政治的詭譎,避免自己成為英美國家利用香港和其他中國內政事務來圍堵中國的幫手,更何況革命者是置身於當年西方列強在中國國土上到處設置租界、劃分勢力範圍、無視中國主權的背景。今天一些幼稚政客的所為當然不能與一個百年政黨相提並論,然而,大家也要知道,成立中國共產黨時,陳獨秀只有41歲,李大釗31歲,毛澤東則只有27歲,年紀顯然都不大。

糾正政治凌駕歷史的論述

《覺醒年代》有一項很不「傳統」的做法,它對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成立時期的角色有了更符合史實的導入。以往的內地電視劇經常過度渲染毛澤東在建黨初期的主導角色,但研究五四運動歷史以及中共黨史的人都知道,這不符合事實,是明顯的政治凌駕歷史的錯誤做法。但在這齣電視劇中,毛澤東被放到了恰如其分的位置上,這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中共黨史的尊重,雖然是遲來的更正,但總比繼續做沒有必要的混淆好得多。

其實,《覺醒年代》還有一項同樣重大的歷史修正,那就是對胡適的介紹。北京大學作為中國自由主義的搖籃,一直對胡適作為自由主義的代表存在錯誤認知。這一位留美歸來的洋博士,由於發表《文學改良芻議》而被譽為新文化運動的旗手。然而,胡適作為中國新文學的倡議者之一實屬無可厚非,但與其冠以新文化運動的旗手之名,不如說他是這個運動其中一支流派的領導者,他領導的流派所支持的是中國應該走美國的道路,是中國「全盤西化」的號召者。自由主義在當時很受年輕人青睞,就好像今天的香港,自由主義同樣被普遍認可。然而,自由主義在當時根本無法解決國家面對的困難,只是無病呻吟的意識形態,即使到了今天,它也無法解決香港或英美國家身處的困境。歷史有時候會是如此隨意,北大作為中國的最高學府也無法去除自由主義魔咒,難怪香港一些年輕人分不清「自由」和「自由主義」之間的分別。

唐太宗曾經說過,「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對於今天香港面對的問題,或許可以用同樣這幾句話來告誡自己,歷史始終有其發展規律,香港人今天同樣是在製造歷史,參考歷史和前人的經歷和思想,絕對是認識自己身處環境的有益依據。當然,在此之前,首先要知道歷史發生了什麼事,如果不知道,如何引以為鑒?對於還沒有開始認識的人,要去了解自己的國家以及它的執政黨,《覺醒年代》是值得向大家推介的好開始。

註:《覺醒年代》並沒有在香港的電視上轉播,大家可以在中央電視台官網中免費收看,也可以在內地收費網站中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