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粉墨登場做主持的作用何在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親自主持40集《選委界別分組面面觀》,邀請選委界別代表解釋選舉制度改革原因和影響,重新構建選舉制度可體現均衡參與,有助提升特區的治理效能。節目雖然不無重要性,但如今社會大量經濟及民生問題未解,市民連日子都過得艱難。當看見特首花大量時間充當主持時,他們難免會納悶這樣做的作用何在。

節目由政府製作,自4月28日起陸續於港台電視31、香港開電視、鳯凰衞視香港台和中央電視台播出,每天兩集,每集十餘分鐘。首幾集邀得代表同鄉社團的唐英年、勞工界的黃國、工業界的查毅超和金融服務界的查史美倫等。

林鄭月娥在港台節目《選委界別分組面面觀》中擔任主持。

政治改制為的是善治

每集內容大抵相若,包括解釋改革選舉制度可為香港施政回復正軌,個別界別的參選資格有何變動,以及討論界別的發展前景。在同鄉社團那一集,節目強調社團與香港經貿往來頻繁,而內地部門只包含省級層次的同鄉會,故嘉賓唐英年成立的香港江蘇社團總會能夠參選界別成員,惟成員眾多的潮汕同鄉組織則不在名單。

又如勞工界那一集,嘉賓黃國同意新增運作三年才能成為團體界別選民的條件,以防止有工會「掛羊頭賣狗肉」。節目又提到黃國身兼工聯會和全國政協代表,可以選擇出選渠道。

新的選委界別分組除了可以選特首,又可以選出立法會議員和提名立法會議員候選人,制度改革對香港影響深遠,政府製作節目推廣符合情理。不過,就算節目有多重要,社會更期望看見的特首是務實推動民生政策成事,而不只是粉墨登場。市民甚至會好奇,特首花這麼多時間主持節目,到底實際作用何在。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指,政府過往零散發展棕地,結果令規劃問題惡化,更未見有加快土地供應。

經濟民生未如理想

舉例來說,在房屋範疇,地政官員嘆慢板,遲遲不肯決心收回棕地建屋。在社會保障範疇,廉價託兒安老服務短缺,導致十萬計家庭尋找外傭分擔照顧工作,外傭未能疫下到港成為家庭一大苦惱。在防疫範疇,市民對接種疫苗有諸般疑慮,又批評「保就業」計劃只是「保僱主」,商戶則對政府營業限制無所適從。

在這些議題上,立法會參與的程度不大,即使有參與,各個陣營意見一致,即是批評官員離地、制訂政策時忽視市民真正需要。由此引起的社會不滿,政府不可數算在議會頭上,反而要主動查找不足。特首既為政府首長,更應詳加檢討官員為何欠缺執行力,進而尋求提升部門表現之道。

《香港2030+》早已提及新界北發展計劃,項目包括上水恐龍坑、香園圍、坪輋、打鼓嶺及皇后山地區。(《香港2030+》圖片)

若然林鄭善用主持節目的多個小時,可以抽時間走訪社區和詢問街坊如何才能增加對疫苗和「安心出行」的信任,聆聽食肆東主苦況,又可到規劃和房屋部門,督促下屬加快收地和建屋工作。甚至當她在節目重申重視大灣區建設,最實際的做法是親自審視新界北部和邊境規劃進度,要求官員加快發展進度,追趕深圳開發,勿在大灣區創科和基建上落後於人。

香港大量的民生要務停滯不前,政府官員經常諉過於人,把施政困難的原因推在反對派。但其實施政並非只受立法機關、反對派阻撓,而是因為行政機關短視、庸懶和墨守成規。特首粉墨登場推銷新選委界別分組選舉,即使能增加節目的吸引力,但市民更希望她能傾注心力於解決民生事務,令社會感受政府踏實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