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的經濟結構不利社會發展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打擊壟斷行為近來成為內地重要經濟政策,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等平台經濟被指壟斷而遭調查。美國等西方國家也展開了對包括微軟、Facebook等科企的反壟斷調查。一時之間,全世界都在反壟斷,甚至成為一種風氣。香港亦正好借此機會檢討是否也有經濟壟斷的問題,甚至是否成為了本地經濟的結構問題。

香港是否有壟斷問題?首先我們得從什麼是壟斷開始討論。壟斷的定義本身是個複雜的問題,並非非黑即白或可一刀切。大部份經濟與行業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壟斷行為,有些是天然,有些是人為的。例如,在高投入但低回報率的行業,一旦有先駐公司提供穩定服務後,便很少出現競爭,市場傾向形成天然壟斷。有時,公共行政認為某些服務或貨品是市民的生活必需品,市場機制或存在風險,就會出現由公營壟斷的人為壟斷,例如由水務局統一供應食水。

日本巨頭的經濟成果

即使在自由市場中,基於行業生態或是發展需求都會出現壟斷情況。例如高科技行業在初起步的時候,由幾間巨企對市場進行多頭壟斷也有一些益處。這樣可以減低原本已屬於高風險的高科技行業的風險,也可以集中市場利潤到幾個公司推動科研。某些高科技研究的突破需要集中資源,如果市場過於分散而又各自為政就難以發展起來。例如1970年代,日本政府通過「超大型積體電路(即「半導體」或「晶片」)」計畫,強制國內幾大巨頭如日立、NEC、三菱等分享半導體技術,集中力量攻克問題,更一度令美國半導體行業幾乎崩潰。

壟斷可能有一定的好處,然而也會有壞處。襲斷會降低競爭行為,減低創新性,對市場結構造成破壞等等。這已有很多研究說明,問題是我們應當如果平衡壟斷的好處與壞處。

香港沒有大型科企,但也有自己的壟斷問題。

香港的壟斷是健康嗎?

壟斷幾乎無處不在,只是程度與效益問題。那香港的壟斷是否對經濟是有益還是有害?以地產界為例,地產本身要高投入成本,加上長期的高地價現象,已經有天然壟斷的傾向。大地產商即使囤積農地或空置一手樓,既沒有影響銷情反而可以待價而沽,便說明了他們的影響力之大。不少本地地產商獲得利潤後,向各行各業進行更大的併購,擴大行業多元化,從而做到企業壟斷經濟的效果。這些併購雖然並非一般所講同業併購壟斷,但卻造成社會大部分日常消費被幾個關鍵大財團所壟斷佔有,「地產霸權」之說不脛而走。

以超級市場為例,惠康與百佳兩個集團已佔本地超市市場近七成。百佳其實是和黃集團旗下,而惠康則是怡和集團旗下。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太古集團的國泰、長實的港燈、新鴻基的九巴等等事業。雖然這些壟斷不像一般同業壟斷一般,但新興公司想加入不同行業,則難以挑戰巨大集團所形成的市場效益效果,難以開放競爭。而市民日常消費離不開這些財團,也同樣令他們難以享有格價競爭帶來的好處。

我們應反思這樣的經濟結構能否為整體社會製造更好的創新效果。若然壟斷現象只是維護了大企業的利潤穩固,其所能惠及的只有這些既得利益者,那政府顯然需要思考,如何才能讓香港的經濟真正做到經世濟民,裨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