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裁美國卸任高官 忍讓與警告並進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拜登周三(20日)即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正式完結。這邊廂拜登甫就職上任,那邊廂中國外交部馬上宣布制裁前國務卿蓬佩奧、前國安顧問奧布萊恩、前貿易顧問納瓦羅等28名特朗普政府要員,指他們嚴重侵犯中國主權,禁止他們入境中港澳地區及與華企有生意來往。中國在拜登即位的時機,罕有地宣布制裁美國前高官,既有忍讓的部分,更是對美國新政府發出警示之舉。

對比起特朗普政府制裁多名包括副國級在內的多名現任中國政府要員,中方選擇在蓬佩奧等人卸任後才制裁他們,此番制裁並不算對等反擊。而且,正如拜登政府對中國制裁的回應,制裁前官員並沒有多大意義。

中國這次的制裁如此溫和,估計最大目的是要向美國新政府釋出善意。雖然中國可以在特朗普政府結束前公布制裁,但拜登政府和特朗普政府同樣是美國政府,即使白宮易主、政黨更替,美國政府仍然有一定的連續性,因此換屆前的制裁必然會傷及與拜登的和氣。考慮到自從拜登當選後,中國已一直公開呼籲拜登政府務實對待中國,令中美關係重回正軌,是次此舉的作用可謂溢於言表。

+5

該反擊就反擊的警告

不過,中國此番外交操作,卻不只是打算「示好」這麼簡單,它還是給美方的一個警告。中國選擇制裁而不是不作為,表示中國並不會甘心於被美國單邊攻擊,應該反擊的時候也會反擊。

而且特朗普既已敗選,而鷹派一心想利用剩餘日子作「最後瘋狂」,中國再發什麼訊號也改變不了特朗普的作為。如其花這種無用之功,倒不如留着這手牌到拜登上場才使用。中方在拜登上任首天即發制裁,暗示如果現屆拜登政府繼續不改變先前的路線,中國也就不會管他們是否現任高官,不客氣作出對等反擊。

一種自信心的表現

那「制裁」具體有什麼意義?對於美國這些頑固鷹派而言,禁止他們入境和與中國企業來往,也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這問題其實跟美國制裁中國官員的意義何在一樣,是一種姿態和國力展示。以往「制裁」幾乎都是美國及西方國家的專利,只有西方國家制裁他們認為不合他們價值和利益的個人或實體,但卻沒有其他國家反過來制裁美國或西方的個人或實體。背後反映的是美國及西方掌握着世界大部分的經濟資源,他們的制裁才顯得「肉痛」。中國反制裁美國,表示中國已自信於自己的經濟實力已足以與西方並駕齊驅,有着相當的阻嚇力。試想像,如果是朝鮮宣布制裁美國,那只可能落得為他人笑柄。

拜登政府指中國此舉是「非建設性、犬儒」的行為,企圖分裂兩黨,呼籲兩黨應合力譴責。這種反應頗為強硬,似乎美國對中國這種比較忍讓的做法似乎並不領情,也很可能是明白中國制裁美國前官員的行為並非單純「示好」或是「示弱」,而是對美國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