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美國人的總統」 拜登路漫漫但時機有限
美國周三(1月20日)早上,總統特朗普步出白宮,乘坐專機離開,不少看着直播的美國人百感交集。其四年來令中南美洲移民妻離子散,在環保承諾上開倒車,支持白人至上組織,懶理新冠疫症,到最近鼓動群眾衝擊國會山莊。特朗普終於卸任對於他們而言是一場夢魘的結束,拜登入主白宮叫他們鬆一口氣。
在沒有卸任總統特朗普的出席下,拜登在國會山莊宣誓就職。深受自由派歡迎的Lady Gaga獻唱國歌,拉美裔的Jennifer Lopez以西班牙文誦讀誓詞,鄉村音樂歌手Garth Brooks與全場合唱《奇異恩典》,還有年僅22歲的非裔詩人Amanda Gorman朗讀過去四年的苦樂,其中引用舊約聖經一句「人人都要坐在自己的葡萄樹和無花果樹下,無人使他們驚嚇」,勾勒出美國人對拜登恢復社會安寧的渴求。
拜登的形象與光環
「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作為美國歷來第二位天主教徒總統的拜登在就職演說中同樣引用舊約聖經,同樣帶出相近的訊息:特朗普走了,拜登來了,美國將重新迎來好日子。在演說中24次提到「所有」,多次提及「團結」、「彼此」等,拜登顯然知道自己所象徵的是什麼。他未必很有魄力,很有幹勁,但他的「老好人」形象深入人心,他擁有的是道德上的感染力。正如他引用奧古斯丁的話說,他認為美國人共同所愛的是「機遇、安全、自由、尊嚴、尊重、真理」。
然而,拜登能否真正令美國帶來復和,並不能靠Lady Gaga、《奇異恩典》這些符號。拜登矢言是「所有美國人的總統」,但不能否認的事實是七千萬選民仍為特朗普的忠粉,美國社會近半不希望拜登當選。右翼的聲音並不會隨拜登上台而結束,甚至很可能愈演愈烈。過去他們視特朗普如救世主,是既得利益體制的顛覆者,即使特朗普卸任後淡出政壇,這股民怨並不會隨風消散。他們可能會成為沉默的憤怒力量,也可能會轉隨新的政客而再次崛起,正如特朗普現象也是承襲茶黨運動而來。
如何扭轉M型社會?
事實上,由遠至古希臘時代的亞里士多德主張政治體中要有強大的中產階級,到上世紀社會學家Seymour Martin Lipset提出中產階級興起有利民主政治發展,也說明了經濟基礎作為下層建築的重要性。從這個角度看,美國中層向下流動、與富裕人口的差距擴大的趨勢,跟特朗普所代表的右翼聲音壯大不只有相關係數,也存在着因果關係。上屆大選希拉里丟失鐵鏽帶州份的選票,便是最好證明。「M型社會」的概念也被提出多時,但未見改善甚至反倒惡化,無怪乎「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對民眾充滿吸引力。
是故,拜登要真正成為所有美國人的總統,不只需要頭頂上的道德光環,更要有實質的政策行動。就好像奧巴馬在2008年當選美國總統,並不足以改變黑人在美國的社經地位,需要的是扭轉他們劣勢的具體政策。曾矢言要「重建國家脊樑——即中產階級」的拜登路漫漫其修遠兮,再工業化、金融要裨益實體經濟、成果要雨露均沾、透過稅收及社會保障再分配資源,不一而足。惟右翼勢力在兩年後的中期選舉中隨時捲土重來,民主黨掌握總統大位及參眾兩院的蜜月期可能只得兩年。他能否抓緊時間,全面改革美國社經,以加固美國的民主基礎?